清代诗人周人骥是雍正年间进士,曾官至广东巡抚。
周人骥的《涡阳晚眺》一诗,以“荒城四面是山围,郭外人家隐翠微”起笔,勾勒出一幅静谧而深远的山水画卷。诗句中,他巧妙地运用了“郭外人家”、“积雪白侵游子鬓,夕阳红上牧童衣”、“峰连暮霭千村暗,树拥寒烟一鸟归”等意象,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巧妙结合,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界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受。
清代诗人周人骥是雍正年间进士,曾官至广东巡抚。
周人骥的《涡阳晚眺》一诗,以“荒城四面是山围,郭外人家隐翠微”起笔,勾勒出一幅静谧而深远的山水画卷。诗句中,他巧妙地运用了“郭外人家”、“积雪白侵游子鬓,夕阳红上牧童衣”、“峰连暮霭千村暗,树拥寒烟一鸟归”等意象,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巧妙结合,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界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受。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下面是对每句诗的解释: 1. 涡阳晚眺,这是第一句,描述了作者在涡阳县(今属安徽省)晚景中眺望的情景。 2. 荒城四面是山围,郭外人家隐翠微。这句描述了城墙外的山环绕着城池,城外的人家被绿色的树木和山峰掩映。 3. 积雪白侵游子鬓,夕阳红上牧童衣。这里描绘了雪覆盖的景象,雪花落在游子的头上,夕阳映照在牧童的衣服上。 4. 峰连暮霭千村暗,树拥寒烟一鸟归
夕郊 夕阳衰柳暗长堤,郊外寒光入望迷。 匝路藤枯犹有干,断桥冰合已无溪。 烟荒山下樵夫路,霜印林中猎马蹄。 幽兴独来仍独往,一声长啸岭云低。 注释: - 夕郊:傍晚时分的郊外景色。 - 夕阳衰柳暗长堤:夕阳西下时,衰败的柳树映衬在长长的堤坝上,显得格外暗淡。 - 郊外寒光入望迷:远处的寒光透过树木,让人的视线变得模糊不清,仿佛被迷雾所笼罩。 - 匝路藤枯犹有干:环绕的道路旁
清代诗人言敦源,字仲远,江苏常熟人,是清末民初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和实业家,被誉为“北洋儒商”。以下是对其生平与作品的详细介绍: 1. 生平简介:言敦源出生于1869年,卒于1932年。他不仅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言子(子游)的81世孙,还担任过多个政府要职,包括监生、淮军李鸿章幕府成员、新建陆军督练处文案等,最终在中华民国成立后担任了内务部次长和代理内务总长等重要职务。 2. 诗作鉴赏
沈元沧是清代的诗人,字麟征,又作麟洲,号东隅,晚闻翁。他的生平和文学创作都颇具特色与影响力。 沈元沧是仁和(今杭州)人,出生于1666年,卒于1733年,经历了清朝中叶的多个重要历史阶段。在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他成为了副贡生,并在次年考取了举人。查升作为他的岳父,招他为婿后,他协助编纂了《佩文韵府》,这部书籍收录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并体现了查升的意愿。沈元沧还曾担任广东文昌知县
周有声并非清代诗人,而是清朝的政治人物。他的生平事迹主要涉及其政治生涯和行政职务。以下是对周有声的详细介绍: 1. 生平简介:周有声,字希甫,号松冈,湖南长沙人,生于清朝乾隆三十六年(1749),卒于道光二十一年(1814)。他早年科举考试中举,随后在乾隆六十年(1795年)中进士。 2. 政治生涯:周有声的仕途颇为顺畅,由内阁中书逐渐晋升至大定知府、思州、思南、贵阳三府的长官,以及江苏松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