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有声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考生读懂全诗,然后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概括即可。此题中要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关键词语的含义,如“茅土”:王侯封地之礼称“赐土”或“锡土”,后因以指代封爵;“逾阡度陌”:越过纵横的小路;“乔林森森径旁取”,乔木茂盛;“短垣曲路转修蛇”,低矮的围墙曲折的小路上,有一条修长的大蛇在蜿蜒游动。“青鸾”:传说中能鸣叫的美丽仙鸟,常用来比喻有才德的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黄庭坚,号山谷道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政治家。他的作品多表现个人的情感和思想,具有浓厚的个性特色。 诗句解释: 1. 电转蓬飞讵有因,天涯忽此共残春。 注释:我就像随风飘动的蓬草,不知何故被命运所驱使,突然在异地与您相见,共同度过这段时光。"电转"形容事情突然发生,"蓬飞"形容自己漂泊不定。"天涯"指遥远的地方,"忽此"指突然之间。"残春"指春天即将结束
【诗句释义】 夜深人静的时候,诗人独自坐在书桌前,他感觉到身体越来越沉重,似乎有千钧之重难以承受。在寂静的夜晚,思绪纷飞,各种忧虑和思考不断涌上心头。 【诗句解析】 1. “老觉腰鱼重不禁”:这里的“腰鱼”比喻身体感到沉重难耐,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夜晚独坐时身体的感受。 2. “宵分百虑感侵寻”:宵分指的是深夜时分,百虑表示各种忧虑和思考。诗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思绪纷飞,无法平静下来
清岚山 清岚山峰顶人家住,我行走时偶见之。 于是越过数百折山路,终于到达茅草屋门前。 主人擦拭着尘席,邀请疲惫的我来休息。 村里居住不到四五家,常常不见烟火升起。 提着酒壶请来饭食,傍晚空着手回家。 不知是否还有蔬菜和笋,何况还想着肥美的鱼肉。 提着酒壶试着品尝,却分辨不出渑池与淄县。 难道没有饥饿口渴的感觉,为何有不同寻常的心情。 说是要攀登百尺岩,九仞高程不及它的一半。 昨天遇到十天的大雨
梓潼县 梓潼县(今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中游北岸。 不到潼川县:没有到达潼川县(今四川省三台县),怎能知晓栈阁悬(栈道)的悬挂。 安知栈阁悬:怎么知道栈道的悬挂? 城孤才得地:只有当城墙孤独时,才能得到土地。 山拓渐容天:随着地势的扩展,逐渐可以容纳天空。 树色旌竿直:树色与旌旗一样直。 江流藻绘鲜:长江水流如画,色彩鲜艳。 神灵俨祠庙:神灵庄严的祠庙。
诗句:樊口传幽胜,轻舟向夕维。 译文:樊口风景十分优美,我乘着小舟在黄昏中前行。 注释:樊口:地名,位于湖南长沙。幽胜:景色优美且宁静。向夕维:向着傍晚的方向前进。 赏析: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夕阳下乘舟经过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樊口,感受着那里的静谧与美丽。首句点明了地点和自然景色的和谐统一,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接着描绘了诗人乘舟前行的景象,通过“轻舟”一词,传达出一种悠闲自在的旅行感
【注释】: 1. 凉风飒飒度前除:凉爽的风吹过院子。凉风飒飒,形容风声很响。 2. 独树萧条伴索居:一棵孤树在荒凉的地方陪伴着人居住。索居,指一个人独居。 3. 人比僧闲耽习静:和僧人一样,我闲暇时喜欢学习宁静。 4. 月先镫上照摊书:月亮出现在灯上,照着摆放在地上的书籍。 5. 吟高便欲争儿读:当诗歌吟诵得高亢时,就想去争夺孩子们读书的机会。 6. 瓶罄终犹赖妇储:直到瓶子空了
【注释】 青天:天空。岩峦:山石。森气,形容山势高峻。风雨声,指风雨之声。危栈(xiān):危险的栈道。客衣:旅人的衣服。太薄:太薄了。劳筋:劳累了筋骨。 【赏析】: 《凤县道中》是一首纪游诗,诗人在凤县道中,沿途所见的山水风光,都一一收入眼底,有景即成诗。首联“直到青天上,何知径路分”写诗人从高山峻岭中一路走来,一直走到青天白云之上,但不知这是哪条小路。颔联“岩峦森气象
诗人未合享茅土,少陵草堂竟千古。逾阡度陌一相寻,此间亦是城南杜。 乔林森森径旁取,隔断钟鱼同法鼓。短垣曲路转修蛇,十丈青鸾作行舞。 升堂气象自完肃,廊榭欹斜尚枝柱。虽然雕落余结构,譬过衰门剩规矩。 浣花溪水碧溶溶,还照高寒好眉宇。传闻此堂昔颓废,往往鼯鼪窜榛莽。 邸舍闿从异姓王,新宫焕作神仙府。一时奔走盛簪绂,供张纷纶杂牲脯。 行厨花里玉盘来,犹似江干驻严武。转眼繁华顿消歇,空令胜迹随风雨。
人家住峰顶,我行时见之。 遂逾数百折,始获叩茅茨。 主人拂尘席,邀我憩征疲。 村居不四五,往往绝烟炊。 携榼请馔具,日暮空筐归。 未知有蔬笋,况乃思甘肥。 提壶试斟酌,不辨渑与淄。 岂无饥渴情,何为异肝脾。 谓言百尺岩,九仞不及施。 昨逢十日雨,众面生光辉。 自从五月来,谁复陈巾匜。 悲哉人间世,生理乃若兹。 我劳尚不解,彼困何能支。 明发舍之去,相看俱涕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