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九,原名宗元鼎,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620
清江苏江都人,字定九,号梅岑、香斋,别号东原居士、小香居士。
酷嗜梅花。
隐居不仕,力耕而食,名其堂为“新柳堂”。
诗宗温李。
康熙十八年贡太学,部考第一。
铨注州同知,未仕。
有《新柳堂诗集》、《芙蓉集》、《芙蓉词》。
生卒年:1620-?
定九,原名宗元鼎,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620
清江苏江都人,字定九,号梅岑、香斋,别号东原居士、小香居士。
酷嗜梅花。
隐居不仕,力耕而食,名其堂为“新柳堂”。
诗宗温李。
康熙十八年贡太学,部考第一。
铨注州同知,未仕。
有《新柳堂诗集》、《芙蓉集》、《芙蓉词》。
生卒年:1620-?
诗句原文: 新开兰蕙正芳菲,初到鲥鱼入馔肥。 最好流光是三月,如何抛却渡江归? 注释解释: - 兰蕙:通常指兰花和蕙草,此处可能指的是春天的花草,象征新生和美好。 - 鲥鱼:指新捕获的鲥鱼,因其肉质鲜美而著称。 - 芳菲:指草木茂盛、芬芳四溢,常用来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 渡江归:表示离开或返回江南(这里指长江以南地区)。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注释】 登吴陵城楼:登上吴陵(今江苏苏州)的城楼。 独倚层阑欲望休:独自倚靠在城楼上的栏杆边,想休息一下的欲望难以满足。 江南烟月动春愁:江南的水雾迷蒙,月光如水般柔和,触动了春天的愁绪。 青山碧水无穷尽,卷入吴云去不收:连绵不断的青山、碧水,似乎没有尽头,它们在天空中被云彩卷曲,飘向远方,却始终无法收回。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登临吴陵(今江苏苏州)城楼时所作。首句写登上城楼后产生的愿望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在秋天初出城时所作,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诗句注释: 1. 早秋:指秋天刚到的时候。 2. 新月似蛾眉:新月像女子眉毛那样修长。 3. 几夕望舒圆,今复蟾兔亏:月亮几度圆满又几度亏损。 4. 匪独此朝夕,百岁亦如斯:不仅仅只是早晚的时间,一生也是这样。 5. 怀情不能寐:怀着情感却无法入睡。 6. 徘徊向中墀:徘徊在庭院中间。 7. 侧闻草虫鸣
【注释】 登吴陵城楼:登上苏州城楼。吴,指今江苏苏州市。陵,这里作动词,指登上城楼。 城外村梅映酒旗:城外的乡村里,梅花盛开,在酒旗招展的店铺中。 重相思:又增加了许多思念。 愁肠已向春来断:愁绪已经随着春天的到来而断绝了。肠,人的内脏,引申为忧愁、愁思。 况值轻寒醉醒时:更令人感到凄凉的是,在微寒的天气中醒来的时候。 【赏析】 这是写诗人客居他乡,怀念家乡,感慨时光易逝之作。
【解析】 “新开兰蕙”句意为:刚刚开出的兰花和蕙草散发出芬芳的气息,它们在春天的阳光下显得更加生机勃勃。此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春光的喜爱之情。“初到鲥鱼”句意为:刚到的鲥鱼肥美可口,是一道美味佳肴。此句以鲥鱼为喻,形象地展现了春天的美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正是风光好三月,如何抛却渡江归”句意:正当春光明媚、百花争艳的时候
注释: 吴音曲:指《清商怨》的曲子,是一首描写吴地女子思念丈夫的曲子。 璧月庭花夜夜重,隋兵已断曲阿冲。 璧月:形容月亮明亮如玉。庭花:庭院中的花朵。夜夜重:指每当晚霞映照下,花瓣如同被重新涂抹过一般。隋兵:指隋炀帝时期的军队。已断:已经断绝了。曲阿:古地名,位于今天的江苏无锡。冲:这里指进攻的意思。 丽华膝上能多记,偏忘床前告急封。 丽华:指美女杨贵妃。膝上能多记:指在杨贵妃膝上时
百尺楼 素袜翩翩月一钩,凌云风致想高楼。 江南歌舞寻常事,便遣曹彬下蒋州。 注释: 百尺楼:指建于江滨的百尺楼。 素袜:白色丝袜。翩翩:飘逸的样子。 月一钩:月亮弯弯像钩子一样挂在空中。 凌云风致:形容人风度不凡。 想高楼:想象登高远望。 江南:泛指南方地区。 寻常事:平常之事。 遣:打发。 曹彬:宋代名臣,曾平定南唐之乱。蒋州:今江苏省镇江市,为南唐旧都,宋时属润州
【诗句释义】 1. 冬日过甘泉驿:在冬天的时候,经过甘泉驿。 2. 记得当年来古驿:还记得当年来到这座古驿的情景。 3. 马鞭带雪系楼前:用马鞭带着雪,把它系在楼前。 4. 双柑香溅佳人手:两个柑橘散发出的香味溅到佳人的手上。 5. 半臂寒添酒客肩:半截的臂膀因为寒冷而增加了酒客的肩膀。 6. 忽见荒堤摧暮草:忽然看见荒芜的堤岸上长满了晚草。 7. 空伤衰榭没寒烟:空自伤感衰败的楼阁被寒烟淹没。
甘露寺北轩追和杜牧之韵独步回廊绕槛行,鸟啼花谢正关情。 感深落月前朝笛,愁绝垂杨故国笙。 帆影东南连水气,梵音朝暮杂潮声。 重来十载题诗客,依旧人间浪有名。 注释: 独步:独自漫步。 鸟啼花谢:鸟儿的叫声和花儿凋零的景象。 感深:情感深沉。 落月前朝:月亮落下时,回忆起过去的事情。 愁绝:极度的悲伤。 垂杨:柳树。 帆影东南:船帆在东南方向。 梵音:佛教音乐。 朝暮:早晨和晚上。 重来
这首诗的译文是:扬子江上,帆影渐远,江水东流,势不可回。龙笳声里,渡头人稀,惜别之情,何需多言。倘若香车驶向长干街巷,那荒废后的后主宫殿,又将绽放怎样的春花。 注释: 1. 扬子江:指的是长江在扬州附近的一段,这里特指长江。 2. 帆去天涯势不回:意思是船帆已经驶向远方,再也不能回头了。形容离别的场景。 3. 龙笳(gā):古代乐器,声音洪亮激昂。这里用来形容江边送别的场面。 4. 渡江来
清顺天大兴人,字在中,号厚庵,别号思馀。 雍正十一年进士。 乾隆间历黄陂知县、开封府同知、苏州知府,一度被劾去官。 后又至河南,为开封知府,以河工事故降官,至江南为六安知州,官终徐州知府。 所至有治绩,而屡遭贬谪。 能琴,工诗文。 有《谦受堂集》。 生卒年
清四川华阳人,字静远,号海帆。 嘉庆七年进士。 授检讨。 改御史,历给事中。 尝论盗贼与捕役勾结,故盗风难息。 道光间历左都御史等官,兼管顺天府尹最久。 九卿会议时,常有辩论,不为当事者所喜。 官至武英殿大学士。 谥文端。 生卒年
周元圭是清代的诗人,字逸甫,吴江人。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还曾于道光年间考中举人。具体介绍如下: 1. 生平背景: - 周元圭生于清初,字逸甫,属于吴江地区人士。他的一生与清朝晚期的历史背景紧密相连。据资料显示,他是清朝道光甲辰年考中的举人,这在那个年代是非常难得的事情,显示出他在文学及学识方面有着非凡的成就。 - 周元圭的作品不仅局限于诗歌,还包括了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