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止,原名姚启圣,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624,卒于公元1683
清浙江会稽人,字熙止,号忧庵。
明季为诸生。
清顺治初入旗籍,隶汉军镶红旗。
康熙二年八旗乡试第一。
授广东香山知县。
三藩乱时,以家财募兵,赴康亲王杰书军前效力,因功擢福建布政使,进总督。
屡破台湾刘国轩军,肃清闽境。
加太子太保,进兵部尚书。
屡陈进兵台湾之策。
二十二年,施琅率兵入台,启圣驻厦门督馈运。
有《忧畏轩集》。
生卒年:1624-1683
熙止,原名姚启圣,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624,卒于公元1683
清浙江会稽人,字熙止,号忧庵。
明季为诸生。
清顺治初入旗籍,隶汉军镶红旗。
康熙二年八旗乡试第一。
授广东香山知县。
三藩乱时,以家财募兵,赴康亲王杰书军前效力,因功擢福建布政使,进总督。
屡破台湾刘国轩军,肃清闽境。
加太子太保,进兵部尚书。
屡陈进兵台湾之策。
二十二年,施琅率兵入台,启圣驻厦门督馈运。
有《忧畏轩集》。
生卒年:1624-1683
【注释】 视师:指唐玄宗对李隆基的训诫,希望他能够以唐太宗李世民为榜样,勤政爱民,励精图治。 师:军队。 渡海:渡过大海。 极沧溟:到达沧海之滨,即东海。 万里波涛枕上听:在梦中听到千里外的海浪声。 此际:这个时候。 梦回:做梦回到。银汉:银河,这里指代天上的银河。转:转动。 千峰:形容山峰高入云霄。 明月:明亮的月光。一孤舲:一条孤独的小舟。 【赏析】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扁舟复渡铁城阴:"扁舟"指的是小舟,"复渡"表示再次渡过。"铁城阴"可能指代某种坚固或坚硬的地形,如山脉、城墙等。整句可能是描述通过某处险峻地形的情景。 - 译文:我又一次渡过了险阻重重的铁城山脉。 2. 见说农樵出远岑:这里"见说"是听说或听闻的意思。"农樵"指的是农民和樵夫,"出远岑"意味着走出遥远的山岭或村落。整句可能描绘的是听到关于远处农人和樵夫的故事或情景。 -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所作,内容主要表达了他在守卫边疆时的所见所感和对和平的向往。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香山闲咏 无数艨艟犯海波,我来守土竟如何。 荒陲百事怡情少,孤岛三年战血多。 献馘楼头腾剑气,受降城下奏铙歌。 弹丸若使劳臣在,未许潢池复弄戈。 注释: 1. 香山闲咏:诗名,可能是诗人在闲暇之余所作,抒发自己的情感。 2. 无数艨艟犯海波:形容无数的战舰(艨艟)侵犯着海浪
【注释】 地居天末:指地势高,处在天地交界之处。 海滨东:即海滨之地的东面。 盗贼充:指盗匪横行,贼寇充斥。 寒猿泣月:形容猿声悲切,如同在哭泣月色。 宿鸟惊云:形容鸟儿被云所惊,仿佛在梦中飞翔。 莫问当年关切意:不要询问当年对国家、对人民关切之情。 凭眺有余恫:指凭窗远眺时,心中充满了对国家的担忧和忧虑。 【赏析】 此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诗人流寓于下邽县时。当时
香山闲咏 湿云愁结暮山重,水白沙明何处钟。 夹岸荻芦横野色,大江风雨暗孤踪。 已经去国为迁客,犹有悲歌答老农。 千古无多零落恨,不须此际叹遭逢。 注释: 1. 湿云愁结:形容天色阴沉,乌云布满天空,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 2. 暮山重:表示傍晚时分,山峦重叠,云雾缭绕。 3. 水白沙明:形容河水清澈见底,沙滩明亮如镜。 4. 何处钟:指远处传来的钟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5.
注释: 1. 眉山草木枯,鹅城今似《辋川图》:传说眉山的草木已经枯萎了,现在的鹅城就像《辋川图》一样美丽。 2. 携来秀色开荒径,独辟新峰到海隅:带着美丽的风景来到了荒芜的路径上,独自开辟出新的山峰到达海的边缘。 3. 万叠云山归白鹤,两江烟雨出西湖:无数的云山回到了白鹤身上,两江的烟雨从西湖中出现。 4. 苍茫露冷兼风乱,渔火钟声或有无:在苍茫的夜色中,露冷风急,渔夫的灯火时明时暗
清浙江会稽人,字熙止,号忧庵。 明季为诸生。 清顺治初入旗籍,隶汉军镶红旗。 康熙二年八旗乡试第一。 授广东香山知县。 三藩乱时,以家财募兵,赴康亲王杰书军前效力,因功擢福建布政使,进总督。 屡破台湾刘国轩军,肃清闽境。 加太子太保,进兵部尚书。 屡陈进兵台湾之策。 二十二年,施琅率兵入台,启圣驻厦门督馈运。 有《忧畏轩集》。 生卒年
冒书嵓,字渔舟,号仁月,是清代著名的诗人。他的作品体现了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冒书嵓的诗作在艺术形式上追求简练而含蓄,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感人。例如《将至汴晓行有作》一诗中,通过对旅途所见、所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冒书嵓的诗歌风格,也展示了清代诗歌的风貌。 冒书嵓的诗歌题材广泛,涉及自然景观、人生感慨
查文经是清代诗人,字耕麓,京山人。他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政治家,道光丙戌进士,后官至漕运总督。 查文经的作品《木樨香馆诗》集中体现了他的文学成就。这些诗歌不仅展示了他对自然风光的深刻感受,还反映了他对社会、历史与人生的独到见解。例如,他的《钓台》一诗表达了对古代人物刘文叔的敬意,同时寄托了自己超然物外的生活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