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师渡海极沧溟,万里波涛枕上听。
此际梦回银汉转,千峰明月一孤舲。

【注释】

视师:指唐玄宗对李隆基的训诫,希望他能够以唐太宗李世民为榜样,勤政爱民,励精图治。

师:军队。

渡海:渡过大海。

极沧溟:到达沧海之滨,即东海。

万里波涛枕上听:在梦中听到千里外的海浪声。

此际:这个时候。

梦回:做梦回到。银汉:银河,这里指代天上的银河。转:转动。

千峰:形容山峰高入云霄。

明月:明亮的月光。一孤舲:一条孤独的小舟。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开元二十四年(736)奉诏东归途中所写,表达了诗人辞别故土,远赴边关的复杂心情。全诗语言平易通俗,情真意切,意境雄浑壮阔,气势磅礴恢宏,堪称盛唐诗歌的名篇。

首句“提师渡海极沧溟”,诗人描绘出一幅海天辽阔、波澜壮阔的画面,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离别故土时的豪迈情怀和坚定信念。

第二句“万里波涛枕上听”,诗人通过“枕上听”这个动作,巧妙地将梦境与现实交织在一起,使得整首诗显得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在梦中依然心系国家安危,时刻关注着边疆战事的心情。

第三句“此际梦回银汉转”,诗人运用想象手法,将梦中的银河与现实中的银河联系起来,形成了一种时空交错的艺术效果。这不仅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多彩,也使得诗中的意境更加深远悠长。

末两句“千峰明月一孤仃”,诗人通过对明月的描绘,进一步烘托出自己的孤独感和思乡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和牵挂。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告别故土时的豪迈情怀和坚定信念,以及在梦中依然心系国家安危的情景。整首诗语言优美流畅,意境雄浑壮阔,情感真挚深刻,堪称盛唐诗歌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