纬真,原名屠隆,明代诗人,生于公元1542,卒于公元1605
明浙江鄞县人,字纬真,一字长卿,号赤水、鸿苞居士。
少时才思敏捷,落笔数千言立就。
万历五年进士。
除颍上知县,调青浦县。
在任时游九峰、三泖而不废吏事。
后迁礼部主事。
被劾罢归,纵情诗酒,卖文为生。
著作有传奇《彩毫记》、《昙花记》、《修文记》,另有《义士传》、《冥寥子》、《由拳集》、《白榆集》等。
生卒年:1542-1605
纬真,原名屠隆,明代诗人,生于公元1542,卒于公元1605
明浙江鄞县人,字纬真,一字长卿,号赤水、鸿苞居士。
少时才思敏捷,落笔数千言立就。
万历五年进士。
除颍上知县,调青浦县。
在任时游九峰、三泖而不废吏事。
后迁礼部主事。
被劾罢归,纵情诗酒,卖文为生。
著作有传奇《彩毫记》、《昙花记》、《修文记》,另有《义士传》、《冥寥子》、《由拳集》、《白榆集》等。
生卒年:1542-1605
【注释】 1. 消大暑:消除大暑。 2. 长日坐高林:漫长的夏日,坐在高高的树林中。 3. 路断千峰合:路断了,山峰重合在一起。 4. 天垂万木阴:天空低垂在万木之上,形成树荫。 5. 偶然成客梦:偶然间做了一场客居异乡的梦。 6. 一半是乡心:一半是思乡之情。 7. 得句无人赏:得到佳句没有人赏识。 8. 年来欲废吟:近来想要停止写诗。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怀人的诗,诗人以松风、长日、高林
诗句: 信是归来好,江东旧布衣。池成蛙自聚,金尽客应稀。家以栽花冗,身因食蕨肥。野鸥飞不去,吾性本忘机。 1. 诗意解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归乡后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首句“信是归来好”,表达了诗人对回归故乡的满足与喜悦,认为归家是最好的选择。接下来的“池成蛙自聚”则描绘了家乡池塘中青蛙聚集的景象,反映了一种自然和谐的田园生活。而“金尽客应稀”则揭示了随着财富的减少,旧时的朋友也逐渐疏远
【注释】 真如寺:位于江西宜黄县西四十里。 山深入萧飒:萧飒,风吹树木的声音。 僧老见醇庞:僧人老了,面貌慈祥。 日月销金碧:形容寺庙装饰华丽。 松萝偃绣幢:松树和柏树枝条垂下来,像锦绣制成的旗帜。 乳泉寒汲井:泉水清凉如乳白色。 宿雾白浮窗:云雾缭绕,如同白色的窗帘飘浮在窗户上。 一自脩禅观:自从开始修行禅宗。 雄心日转降:修行之后,人的雄心壮志渐渐消失。 【赏析】 此诗为题咏真如寺的绝句
注释: - 送张君明入楚:送你去楚国。 - 楚国亦千里:楚国也是辽阔的国土。 - 君行入郢烟:你将要进入楚国的都城,那里的烟云缭绕。 - 僧庐衡岳雨:僧人在衡山的寺院中,被一场大雨淋湿。 - 骚客洞庭船:诗人在洞庭湖上游览,被一场大雨淋湿。 - 雁气初沈日:大雁在天空中飞行,渐渐降落到了地面。 - 鸥容尽写天:鸥鸟在天空中飞翔,把天空的美丽景色写了下来。 - 江蓠应可撷:江蓠是一种植物
【注释】 凫园 其二:即《凫园二首》,作者自序云:“余有凫园,与二三同志,相与游观。作《凫园》二首,以志其趣。” 自知官况薄:自己知道官位低微,没有什么作为。官况薄,官职卑微。 何以鬓毛斑:用什么来修饰自己的头发呢?鬓毛斑,指年岁已高。 才退名兼损:才退了名也就跟着受损。 家贫身转闲:家境贫穷,生活闲散。 禁方留石室:监狱里留下石室的禁令。 副本托名山:把罪案的副本交给有名的山岳。
罗汉松 何年苍叟住禅林,百尺婆娑万壑阴。 四果总来成佛印,一官应不受秦侵。 灵根岁月跏趺久,老干风霜面壁深。 谡谡回飙响空谷,犹闻清夜海潮音。 1. 诗句解释与赏析 - 何年苍叟住禅林: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一位年迈僧人的赞美。苍叟指的是年老的人,而“住禅林”表明他在山林中修行,体现了他对佛教教义的虔诚追求。 - 百尺婆娑万壑阴:这里的“婆娑”形容罗汉松枝叶繁茂、姿态优美
【注释】 结屋:建房子。傍:靠。 汉鸡犬:汉代的鸡犬,指汉朝的官吏。因汉朝在位时间长,故称。 晋桑麻:晋代人种的桑树和麻。 但使心无累:只要心里没有牵挂。 宁忧生有涯:哪里去忧虑人生有限。 游仙事:追求成仙之事。非诞:不是荒诞不经的事。 真见枣如瓜:真实地看见枣和瓜一样多。 【赏析】 《再送龙君起》这首诗是作者对朋友的劝勉之辞。首联写诗人与友人同住山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隐居的生活
这首诗的注释是: 风急高天迥:风势猛烈,高远的天空显得更加空旷。 孤亭落日闲:孤单的亭子在落日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宁静悠闲。 松声疑卷壑:松树的声响仿佛是山沟里的回音,让人感到仿佛置身于山中。 云气欲沈山:云雾缭绕,仿佛要沉没于山中,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 古佛疏藤合,层城独鹤还:古老的佛像和稀疏的藤蔓相互依偎,而孤独的鹤在城市的高处飞翔。这两句诗描绘了自然与人造建筑之间的对比
春日怀桃花别业 缓步踏江村,沙晴晚日暄。 偶然逢野老,相送出柴门。 注释:春天里在桃花别业散步,漫步到小村庄,沙滩上的沙子在阳光下变得温暖,晚霞映照下阳光灿烂。偶尔遇到一位乡下老人,我和他一起走出家门。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桃花别业的春日散步情景,表现了他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感受。首二句描写了春日里的宁静美好,第三、四两句描述了与乡野之人的相遇和离别,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归家后,在黄昏时分
独爱无人处,幽栖不用名。 竹鸡啼午寂,松鼠落枝轻。 芳草初平路,春溪欲上城。 萧然吾亦得,扰扰自劳生。 注释: - 独爱:非常喜欢 - 无人处:没有人的地方 - 幽栖不用名:在无人的地方隐居,不必用名字来标榜 - 竹鸡啼:竹鸡鸣叫 - 午寂:中午的寂静 - 松鼠落枝轻:松鼠落在树枝上的声音轻快 - 芳草初平路:芳草刚刚铺满的道路 - 春溪欲上城:春日的溪水即将流到城墙之上 - 萧然
苏颋是唐代著名诗人。 字廷硕,号少陵居士,唐朝的政治家、文学家,尚书左仆射苏瑰之子。他的诗歌作品以其清新脱俗、意境深远的特点而著称,是唐初文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元泽州陵川人,字伯常。 郝天挺孙。 金亡,徙顺天,馆于守帅张柔、贾辅家,博览群书。 应世祖忽必烈召入王府,条上经国安民之道数十事。 及世祖即位,为翰林侍读学士。 中统元年,使宋议和,被贾似道扣留,居真州十六年方归。 旋卒,谥文忠。 为学务有用。 及被留,撰《续后汉书》、《易春秋外传》、《太极演》等书,另有《陵川文集》。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