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倬是清代诗人,字方虎,号苹村,浙江德清新塘人。
徐倬生于明熹宗天启四年(1624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享年九十岁。他的生平和作品都显示了其深厚的文学素养与历史责任感。在明代末年成为倪元璐、刘宗周的门徒,并在清初入仕,曾任职翰林院庶吉士及侍读,后因故被劾归里。
徐倬是清代诗人,字方虎,号苹村,浙江德清新塘人。
徐倬生于明熹宗天启四年(1624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享年九十岁。他的生平和作品都显示了其深厚的文学素养与历史责任感。在明代末年成为倪元璐、刘宗周的门徒,并在清初入仕,曾任职翰林院庶吉士及侍读,后因故被劾归里。
诗句 1. 睦州晓放船,江流益清浏。 睦州在今天的浙江省,这里指的是睦州地区清晨的景色。“晓放船”表示在清晨放船出发,江水因清晨的阳光而显得更加清澈透明。 2. 水石相抨击,洏雪蛟龙走。 水流冲击石头,发出的声音如同龙在雪中游动的声音。这里的“洏雪”可能是指冰或雪,形容水石撞击时产生的声响。 3. 居民置风轮,随波转枢纽。 村民们设置风车来驱动机器,使其随着水流转动。 4. 沙石广场圃
【注释】 ①一叶:落叶。梧桐:落叶乔木,秋季叶色变为黄色或红色。 ②扬帆:扬起船帆。夕照:傍晚的阳光。夕照,指夕阳西下。 ③病:指多病。百年、一日:语出《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④依人:指依附他人。千里、途穷、自途:语出《庄子·山木》:“夫逃虚空者,藜藿不厌,掘绝其源,犹有所归。” ⑤沧江:即沧浪江。白露鱼龙夜:语出《文选·左思<吴都赋>》:“白露寒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下面是对各句的逐词解释: 1. 禾中赠曾庭闻:在禾田里赠送给曾庭闻(可能是朋友或者熟人)。 2. 庾信飘零似转蓬:庾信是南北朝时期的文人,以才情和才华闻名,而“转蓬”则是指随风飘转的蓬草,这里比喻庾信四处漂泊的状态。 3. 江关词赋老逾工:江关指的是古代长江边的关卡,这里代指庾信所处之地,即他长期在外为官的经历。词赋可能指的是他在江边创作的诗或文章中
【注释】 项王祠:项羽(前232-前202年),名籍,字羽,楚国下相人,汉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楚汉之争时为刘邦击败,后自刎于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南)。后人在项羽家乡建庙,称项羽祠。“鸿沟”指鸿沟河,古水道,在今河南荣阳市西。公元前202年,项羽与刘邦两军在此对峙,最终以项羽兵败而告终。后以“鸿沟”泛指历史上的分界线或失败的结局。“独留祠宇枕黄河”句:独留下项羽祠坐落在黄河边。“故乡香火”句
【注释】 健庵太史:指清代著名学者、诗人张健庵。黑龙潭小楼:位于北京的一座古建筑,以“龙”字命名。 阑(lán):栏杆。 青天一抹露芙蓉:形容天空湛蓝,云彩像荷花一样洁白。 尘封:指被尘埃所覆盖。 木落空潭稳卧龙:形容秋日的景色,树木凋零,山间空旷,仿佛一条巨龙安静地躺在水中。 大雅:高尚的雅致,这里指高雅的文化。 五色云深闭九重:形容天空中出现五彩斑斓的云层,象征着皇宫的壮丽。 【赏析】
【注释与赏析】 盈盈:形容女子体态美好。朝浣纱:早晨洗纱。单衫玉腕:单薄的衣服,纤细的手。荡舟斜:在水边荡舟。折荷花:折下荷花。遗所思:遗留了心事。望不来:盼望不到。吹参差:指风声、水声等发出的声音杂乱而不成调。 《采莲曲》是一首民歌,最早见于南朝乐府。《乐府诗集》卷七十六引《古今乐录》说:“《采莲曲》,起于商音,其诗云:‘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这首诗是诗人酬章云的《李寄怀之作》,全诗如下: 一夜西风朔雁号,故交书札念同袍。 短人豪气三条烛,把尔新诗八月涛。 过眼浮云随燕雀,多情明月下蓬蒿。 凭君宦达还须早,世路由来重佩刀。 注释: - 夜幕降临,西风吹拂着大雁,发出叫声,这是秋天的景象。 - 与老朋友书信往来,表达对同袍的思念和牵挂。 - “短人”指的是身材矮小的人,“豪气”是指英雄气概,“三条烛”指的是三根蜡烛
骡车谣 这首诗的翻译是: 骡车铃声忙忙,替戾冈上急驰。 骡子转动车子,尾巴秃秃快如飞。 山路崎岖难行,骡车独响在山间。 唉!车上的人啊,何不回家抱黄犊? 宝剑金玉装点,少年骏马驮着走。 车里坐着老翁,面皱鬓白又何求? 骡啊骡啊背负你何时休? 簸扬颠簸非好事,颠倒裂裳衣无留。 只因辛苦喂草料,劳人匆忙将安之? 人和骡子都算计,终究不是好结果。 鸡叫头遍乌鸦鸣,北斗阑干月沉西。 满地冰霜骡蹄动
诗句解析: 1. 泇河道中 - 泇河,古称大水,发源于太行山。道中,指在道路上行走。 2. 峄山湖畔峭帆飞 - 峄山,位于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湖,指济水,即今黄河支流。 3. 菰蒋菖蒲满钓矶 - 菰、蒋,两种植物名。莒蒲,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可入药。 4. 犍犊群来知近市 - 犍,指犍牛,山东一带的牛种。市,集市。 5. 野凫浴久觉船稀 - 凫,指野鸭。船,指小船或渔船。 6. 摊书客倦乌皮几
徐兆魁是一位清代诗人,字书城,号淡崖,是上海人。 徐兆魁的生平和作品反映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他的诗歌作品至今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通过对徐兆魁的介绍和分析,不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清代诗歌的发展,还可以从中汲取智慧,感悟生活,提升自我
清代诗人徐杞,字集功,号静谷,是清朝的一位著名文人,他的诗作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孝子的形象。以下是关于徐杞的详细介绍: 1. 生平背景 - 基本信息:徐杞(1685年—1765年),字集功,号静谷,浙江省杭州府钱塘县人。他出生在清朝的一个文化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 - 科举经历:徐杞早年曾中进士,后改庶吉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山东道监察御史、礼科给事中等职。他的仕途颇为顺利
徐倬是清代诗人,字方虎,号苹村,浙江德清新塘人。 徐倬生于明熹宗天启四年(1624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享年九十岁。他的生平和作品都显示了其深厚的文学素养与历史责任感。在明代末年成为倪元璐、刘宗周的门徒,并在清初入仕,曾任职翰林院庶吉士及侍读,后因故被劾归里
徐光发是一位清代诗人,字润斋,南汇人,曾候选布政司理问,后殉难。以下是对徐光发的详细介绍: 1. 生平简介:徐光发,字润斋,南汇人。他曾经是候选的布政司理问。在一次不幸的事件中,徐光发不幸殉难。 2. 作品与成就:徐光发创作了《甘露寺晚眺》和《吴山晚眺》两首诗,展现了他的才情与情感。此外,他的诗集《梅花山馆诗钞》也是研究清代诗歌的重要文献之一。 3. 历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