诒榖,原名孙志祖,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736,卒于公元1800
清浙江仁和人,字诒榖,亦作颐谷,号约斋。
乾隆三十一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升郎中,擢监察御史,辞官归里。
读书必释其疑。
作《家语疏證》以破王肃之伪,辑《风俗通》佚文,撰《后汉书补正》以蒐谢承之佚,又有《文选李注补正》、《文选理学权舆补》、《读书脞录》、《颐谷吟稿》。
生卒年:1736-1800
诒榖,原名孙志祖,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736,卒于公元1800
清浙江仁和人,字诒榖,亦作颐谷,号约斋。
乾隆三十一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升郎中,擢监察御史,辞官归里。
读书必释其疑。
作《家语疏證》以破王肃之伪,辑《风俗通》佚文,撰《后汉书补正》以蒐谢承之佚,又有《文选李注补正》、《文选理学权舆补》、《读书脞录》、《颐谷吟稿》。
生卒年:1736-1800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赏析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通读全诗,理解诗歌内容,然后分析诗歌手法和思想情感,最后点明诗句中包含的意象。 “落叶”是第一句,写秋霜一下,众林萎,树叶飘落成堆未扫时的景象。“落叶”是秋天的标志,诗人用“一叶知秋”的典故表达了对秋天到来的敏感与期待,同时,也暗指了诗人自己对人生、时光流逝的感慨。 “流水年华人易感”,第二句,意思是随着流水逝去的是年华,人很容易产生感慨
【注释】 天低:天空显得低下。 湖水阔:水波广阔,湖面浩淼。 浩淼:水势浩瀚无边的样子。 空冥:指天地间空旷无际。 帆影有时侧:船帆有时斜挂在水面上,随风而动。 风声不可听:风浪很大,听不到风声。 人家依浅岸:岸边有人家,靠近水面的岸边。 野艇狎浮萍:在水面上划着小船戏弄漂浮的浮萍。 洞庭:即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 【赏析】 《过南阳》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
清浙江仁和人,字诒榖,亦作颐谷,号约斋。 乾隆三十一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升郎中,擢监察御史,辞官归里。 读书必释其疑。 作《家语疏證》以破王肃之伪,辑《风俗通》佚文,撰《后汉书补正》以蒐谢承之佚,又有《文选李注补正》、《文选理学权舆补》、《读书脞录》、《颐谷吟稿》。 生卒年
孙廷璋是清代的著名诗人。 字仲嘉,号莲士,出生于1825年的会稽(今属绍兴),他的一生虽然短暂,却留下了丰富的文学成就。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也是一位有深厚学识和崇高道德品质的学者。孙廷璋的诗歌以其深沉的情感、精湛的艺术表现力著称,通过他的诗词,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历史变迁与民间生活
清代诗人徐书受。 徐书受(1782年-1859年),字尚之,号毗陵居士、教经堂主人。江苏武进人,是清朝时期的一位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不仅在诗作中展示了其深刻的情感和社会洞察力,还因其独特的生活经历和对后世的影响而被后人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