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若,原名陈奉兹,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726,卒于公元1799
清江西德化人,字时若,号东浦。
乾隆二十五年进士。
自四川阆中知县擢茂州知州。
金川之役,主炮局及修治桥路,劳绩甚著。
在蜀二十年,官至按察使。
后调河南,迁江苏,为江宁布政使九年,治以简静为主。
有《敦拙堂集》。
生卒年:1726-1799
时若,原名陈奉兹,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726,卒于公元1799
清江西德化人,字时若,号东浦。
乾隆二十五年进士。
自四川阆中知县擢茂州知州。
金川之役,主炮局及修治桥路,劳绩甚著。
在蜀二十年,官至按察使。
后调河南,迁江苏,为江宁布政使九年,治以简静为主。
有《敦拙堂集》。
生卒年:1726-1799
【注释】 著书尤究史:写诗特别研究历史。 集古并工诗:搜集古代诗歌,善于作诗。 学尽通儒伏:学问广博到可以和古代的学者相媲美了。 名非一技垂:名声不是靠某种技能得来的。 得交嗟已老:结交的朋友都叹息我年老了。 数见喜无辞:经常见面很高兴,没有话说。 小别流年换:暂时分别后,时间已经过去了。 春风复在兹:春天的气息又在这里。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赠诗。诗人与友人立春相聚,饮酒赋诗
青县晚泊 澄澈的波光映着夕阳,潞水引动秋天的凉意。 近处的村庄光线渐渐收敛,远处的田野还被余晖照耀。 望着林中的鸟儿归巢,我也停泊在江边小舟。 软软的沙滩像地毯铺开,住在那里的人们围坐成群。 老翁牵着孙子嬉戏,嬉笑时有时还会抱起头。 水边丢下干草,等候驴和牛来吃。 月出清凉的风来,长长的禾苗摇曳生姿。 城郭离京城很远,不知道见官会有什么忧愁。 注释: 1. 清澄的河水反射着夕阳的光芒。 2.
注释:莫愁湖曾经是东晋的汤沐邑,现在却变成了郁金堂。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以莫愁湖为题,表达了诗人对莫愁湖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忧虑。诗中“此地曾传汤沐邑”一句,揭示了莫愁湖在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何人错认郁金堂”一句,则反映了人们对莫愁湖的误读和误解。全诗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远,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注释】 夔州府:指今四川重庆。 日斜孤帆旷,夔城始在地。 日斜,夕阳西下时,孤帆远去; 夔城,地名,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 渡头散人声,山色低鸟翅。 渡头,江边渡口; 散人声,行人喧哗之声; 山色低鸟翅,山色如低垂的鸟翅。 不知江未束,误谓流已肆。 江未束,江水尚未被束住; 流已肆,水流已经放开。 虽殊安土情,似缓惊波意。 虽然与家乡不同,却像平静的水面上突然激起波浪一样。 入舟庆老母
注释: 江上回望香炉峰:在长江上回头望着香炉山。香炉山,又称香炉峰,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西北。 匡庐转迢递,香炉秀孤峰。:匡庐,指庐山;香炉峰,是庐山上的名胜之一。孤峰,即一座独立的山峰。 色立寒气正,情留去人浓:山上的景色显得格外清冷,而离别之情却让人感到浓郁。 东林初识面,上流若为容:在东林寺初次见面,你的形象如同水流一样,难以形容。 始知孟襄阳,表此开奇胸:才知道你是孟浩然
过相岭 相岭行多异见闻,朝来新霁昨雰雰。 素辉细裹千林冻,赤气微含百变云。 旬日返归夸列子,残年高卧忆匡君。 阴山老马余知道,会逐骅骝立战勋。 注释: 1. 相岭:指位于今陕西省境内的太白山,因秦昭王曾在此与匈奴作战而得名。 2. 异见闻:即新奇、不同寻常的观察和听闻。 3. 朝来新霁(jì):早晨时分,天空刚刚放晴。 4. 雰雰:形容云雾缭绕的样子。 5. 素辉:洁白的光辉。 6. 千林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自然画卷,展现了峡谷的壮丽景色和深邃的意境。 第1句“落石猿猜舟,冥冥峡向夕。”描绘了峡谷中的落石和猿猴猜测着船的位置,暗示了夜晚的到来。 第2句“月依断崖高,天曳寒水窄。”描述了月光照耀下的断崖和狭窄的河流,给人一种寂静而深远的感觉。 第3句“修蜕挂虚景,蛰雷殷峻隙。”提到了修长的树木悬挂在虚空中的景象,以及密集的山峦之间的缝隙里传来隆隆的雷声
注释: - 千佛岩:指位于山壁上的千佛雕像。 - 神功谁所骋,劖凿到穹石:指这些佛像的制作技艺非常精湛和高超。 - 造天千佛青,无地一江碧:形容千佛岩的景色壮观美丽。 - 虚界独安立,征途挂今昔:表示千佛岩是一片净土,可以让人暂时放下世俗烦恼。 - 龙门题传讹,石柜咏可绎:指的是千佛岩上刻有关于佛教经文的碑文和石柜上的诗句。 - 不知何处声,长啸苍崖划
又过博浪鼓山 宦途迢遥去不归,频来绝境趁斜晖。 天垂地底根皆见,石上云端骨欲飞。 顿辔长鸣犹马力,扬旌独戍亦兵威。 书生得此殊荣幸,何怪人言貌尚肥。 注释: 1. 宦辙迢遥去不归:官场仕途遥远,无法返回家乡。 2. 频来绝境趁斜晖:常常来到险恶的绝境,利用夕阳西下的时刻。 3. 天垂地底根皆见:天空和大地的底部都看得清清楚楚。 4. 石上云端骨欲飞:石头上的云朵似乎要飞起来。 5.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 尽堪晚起无人处:意思是,这里适合我晚起后独处时吟咏作诗。 - 苦迫衰年少睡时:意思是,我因为年老体衰而感到苦恼。 - 晴散雪花看渐密:意思是,看着天空中的云朵慢慢聚集,仿佛雪花一样。 - 夏生春草意犹迟:意思是,春天的草地还没有完全长出来。 - 残编熟尽还相对:意思是,读了很多书已经全部读完了,但仍然可以和你一起讨论和交流。 - 蛮语通多总入诗:意思是,虽然语言不通
袁思韠是清朝时期的贵州贵阳人。他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以七言绝句见长,他的诗歌作品《过江南》流传至今,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江南水乡生活的向往。 袁思韠,字锡臣,号稚岩,生于清道光十八年,卒于光绪十四年。他不仅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成为同治己巳补行己未、辛酉、壬戌三科举人之一,还曾担任过内阁中书等职务。在官场上,他也曾进入广西候补知府的行列。 袁思韠不仅是一个才情出众的文人
清代诗人陈式金,字以和,号寄舫,是清朝的一位著名文人。他以收藏书法名画、精于鉴别而闻名,尤其擅长山水画。下面将对陈式金的生平、艺术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进行详细阐述: 1. 生平背景 - 家世与早年:陈式金出身于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家庭,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由于父亲早逝,他的童年并不顺遂,但他并没有因此沉沦,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学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 官职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