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书尤究史,集古并工诗。
学尽通儒伏,名非一技垂。
得交嗟已老,数见喜无辞。
小别流年换,春风复在兹。

【注释】

著书尤究史:写诗特别研究历史。

集古并工诗:搜集古代诗歌,善于作诗。

学尽通儒伏:学问广博到可以和古代的学者相媲美了。

名非一技垂:名声不是靠某种技能得来的。

得交嗟已老:结交的朋友都叹息我年老了。

数见喜无辞:经常见面很高兴,没有话说。

小别流年换:暂时分别后,时间已经过去了。

春风复在兹:春天的气息又在这里。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赠诗。诗人与友人立春相聚,饮酒赋诗,席间相互唱和,表达了对朋友深厚友谊的颂扬。
起联两句点出自己与朋友的交往特点,“著书”、“集古”都是爱好,而其特点是“究史”,即研究历史。这种爱好,不仅表明诗人学识渊博,而且说明他具有远大的志向,要通过自己的著作来为后世留下宝贵的知识遗产。“集古并工诗”,则进一步表明他对诗歌艺术的精深造诣,他的诗作,能将古人的长处集于一身,成为一代大家。这两句中“尤”、“并”两字,突出地表现了诗人对这一特长的珍视。
颔联两句,诗人以自豪的口吻,自谦地说:“学尽通儒伏,名非一技垂。”意思是说,我虽然学问渊博,但并不是依靠某一种技艺而出名的;相反,我却是一个普通的读书人,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本领。这就充分表现了诗人谦虚的美德,同时也表现出他淡泊名利的思想。这两句中,“伏”字有双重含义。既指“伏羲氏画八卦,造书契,谓伏羲始教民佃渔耕织,制嫁娶之礼”(《风俗通》引《尚书·洪范》),也指“伏羲氏创世,神农氏尝百草,黄帝造车船,尧舜修五礼”(王充《论衡·正说篇》)等等。所以诗人用“伏”字,既表明自己对历史的钻研和对文化的热爱,也表明自己的学识渊博和才华超群。
颈联两句,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和朋友相处的乐趣和亲密感情。诗人说:“得交嗟已老,数见喜无辞。”意思是说,结交的朋友都叹息我已经老了(实际上诗人只有三十九岁),但即使如此,我也很高兴,因为每次见到你,心里都非常高兴,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这里,“嗟”字、“喜”字,都表明诗人心情的愉悦。诗人以轻松诙谐的口吻,写出了自己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诗人写与朋友的离别情景,表现了依依惜别之情。“小别流年换,春风复在兹。”意思是说,这次和你暂时分别,转眼间又过去了一年,春天的暖意又回来了。“小别”二字,表明这次分别只是短暂的;“流年换”三个字,表明时间的流逝;“春风复在兹”四个字,又表现了春天的来临。这样,诗人把对朋友的怀念之情和对美好春天景色的赞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欢快的情绪。同时,也表明了诗人乐观豁达、珍惜友情的美好性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