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辙迢遥去不归,频来绝境趁斜晖。
天垂地底根皆见,石上云端骨欲飞。
顿辔长鸣犹马力,扬旌独戍亦兵威。
书生得此殊荣幸,何怪人言貌尚肥。

又过博浪鼓山

宦途迢遥去不归,频来绝境趁斜晖。

天垂地底根皆见,石上云端骨欲飞。

顿辔长鸣犹马力,扬旌独戍亦兵威。

书生得此殊荣幸,何怪人言貌尚肥。

注释:

  1. 宦辙迢遥去不归:官场仕途遥远,无法返回家乡。
  2. 频来绝境趁斜晖:常常来到险恶的绝境,利用夕阳西下的时刻。
  3. 天垂地底根皆见:天空和大地的底部都看得清清楚楚。
  4. 石上云端骨欲飞:石头上的云朵似乎要飞起来。
  5. 顿辔长鸣犹马力:马匹在停顿的时候,发出长鸣声,仿佛还在奔跑。
  6. 扬旌独戍亦兵威:独自坚守旗帜,展现出一种士兵的威严。
  7. 书生得此殊荣幸:对于读书人而言,能够得到这样的荣誉是幸运的。
  8. 何怪人言貌尚肥:为什么有人会说这个人相貌肥胖?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经过一座鼓山的情景。诗中的“宦辙迢遥去不归,频来绝境趁斜晖”表达了诗人在仕途中远赴他乡,难以回家的心情,以及经常在艰难的环境中度过。接着,“天垂地底根皆见,石上云端骨欲飞”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想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坚韧。

在最后两句中,“顿辔长鸣犹马力,扬旌独戍亦兵威”展示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坚定和勇敢。这不仅仅是对自己的赞美,也体现了对困难环境的无畏和勇气。最后一句“书生得此殊荣幸,何怪人言貌尚肥”则表明了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接受和理解,同时也暗示了社会对读书人的某种偏见或误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