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宗石是清代诗人,字子万,号富园,生于1644年,卒于1720年。他是商丘籍宜兴人,祖籍江苏宜兴,出身显赫,祖父陈于廷为明万历年进士,官至吏部左侍郎、左都御史。陈贞慧与冒辟疆、方以智、侯方域并称为“明末四公子”。
陈宗石在科举考试中表现优异,康熙年间进士,后升任户部主事。他的诗作和著作在清代文学界占有一席之地。他的诗歌作品《安平县志》等被后人传抄和研究,体现了他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成就。
陈宗石是清代诗人,字子万,号富园,生于1644年,卒于1720年。他是商丘籍宜兴人,祖籍江苏宜兴,出身显赫,祖父陈于廷为明万历年进士,官至吏部左侍郎、左都御史。陈贞慧与冒辟疆、方以智、侯方域并称为“明末四公子”。
陈宗石在科举考试中表现优异,康熙年间进士,后升任户部主事。他的诗作和著作在清代文学界占有一席之地。他的诗歌作品《安平县志》等被后人传抄和研究,体现了他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成就。
【注释】 (1)毵(sān)──细长柔软。 (2)侯敷文:作者的朋友。 见柬:来信邀请作者写诗作答。 (3)“柳絮”二句:春天刚过,柳絮飘飞,绿意盎然。 (4)新酿熟:新酿好的酒熟了。 (5)挑镫:提着灯。 (6)相对:相互对视。竹窗幽:竹制的窗户幽暗。 【赏析】 这首小诗描绘立夏以后雨中与朋友相聚的情景,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首句写立夏以后雨中所见的景色。春去夏来,柳絮飘飞,春意已尽
陈宗石是清代诗人,字子万,号富园,生于1644年,卒于1720年。他是商丘籍宜兴人,祖籍江苏宜兴,出身显赫,祖父陈于廷为明万历年进士,官至吏部左侍郎、左都御史。陈贞慧与冒辟疆、方以智、侯方域并称为“明末四公子”。 陈宗石在科举考试中表现优异,康熙年间进士,后升任户部主事。他的诗作和著作在清代文学界占有一席之地。他的诗歌作品《安平县志》等被后人传抄和研究,体现了他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成就
陈廷弼,字荀少,泽州人。他是一位清朝时期的诗人,有著作《王屋山庄诗钞》。 陈廷弼的生平经历颇为丰富,他曾是贡生。贡生是指通过国家考试选拔出来的秀才,通常需要经过乡试、会试等层层筛选才能成为贡生。这表明陈廷弼在科举考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他的仕途也颇为顺畅,曾历任广东粮驿道一职。这一职位表明他在地方行政管理中担任了重要角色,负责粮食运输和驿站管理等事宜。 陈廷弼的作品被收录于《王屋山庄诗钞》
翁方刚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字正三,号覃溪。他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不仅以诗歌著称,还是一位书法大家和金石学家。 翁方刚的诗作中流露出他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如《重阳后五日同裕轩辛楣游城南万泉寺其二》所展现的“十年食藕处,有寺已无亭”等句,描绘了他在万泉寺游览时所见的自然美景。这种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他对美的追求和感悟。 翁方刚在诗歌创作中,还表达了他对友情、历史和文化的珍视。例如
陈宗石是清代诗人,字子万,号富园,生于1644年,卒于1720年。他是商丘籍宜兴人,祖籍江苏宜兴,出身显赫,祖父陈于廷为明万历年进士,官至吏部左侍郎、左都御史。陈贞慧与冒辟疆、方以智、侯方域并称为“明末四公子”。 陈宗石在科举考试中表现优异,康熙年间进士,后升任户部主事。他的诗作和著作在清代文学界占有一席之地。他的诗歌作品《安平县志》等被后人传抄和研究,体现了他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