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梦林,诸罗县令周钟瑄知其曾经编修漳州及漳浦郡县两志,具有丰富修志经验,因此敦聘纂修《诸罗县志》。
先生博览周咨,熟稔诸罗之地利、风土、人情而后写成,后人如谢金銮、连横等皆许为台湾方志中之第一。
康熙六十年(1721)朱一贵事件,总兵蓝廷珍向其询问对策,他上书制府满保,请转移阵地至厦门。
后提督施世骠由南、北、中三路进征台湾,又力陈南路海道险恶,舟不能泊,应会于澎湖。
朱一贵事件平定,立即被聘入提督幕府,规画事机,搜捕朱一贵馀党,当时县官并未到任,一切事情都由幕府作决策,是以更见陈氏之功。
日后叙功,竟严拒而归,不提在台之事,廉洁如此。
雍正元年(1723)欲以梦林应召举孝廉,辞谢不往。
同年再游台湾,数月之后离去。
卒年七十六。
著书五种,其中《台湾游草》、《台湾后游草》、《游台诗》一卷〖参考范咸《重修台湾府志》〈杂记〉。
〗等系游台所著。
(黄美娥撰)
生卒年:1670-1745),字少林,福建漳浦人。
诸生。
其
陈梦林
查阅内容
诗句释义 1 丁酉:农历正月初五,即春节之后的日子。 2. 海西蛰起蛟龙怒:形容大海在初春时,海面上波涛汹涌,仿佛蛟龙在蛰伏中苏醒。 3. 昨夜海吼风不住:昨晚的大风似乎永不停息。 4. 风声入耳骇人闻:风的声音大到足以让耳朵感到震惊。 5. 客子残灯半灭明:诗人(客子)的灯光已经昏暗,只留下微弱的光亮。 6. 闭门欹枕空百虑:关闭门后,诗人倚着枕头,心中充满了各种忧虑。 7. 山房四柱柱影摇
鹿耳门即事 万顷洪涛沙线潆,参差竹树亦干城。 非关群盗全无策,漫说元戎有胜兵。 风自西来知顺逆,船从浅入任纵横。 潮头顷刻高寻丈,天佑皇图孰与争。 注释: 万顷洪涛:形容海浪巨大,波涛汹涌。 沙线:指沙滩上的小水道,水流在沙滩上形成的细长通道。 参差竹树:参差不齐的竹子和树木,形成一道天然屏障。 干城:古代城池的外围,这里比喻坚固的防线或屏障。 非关:不关涉,无关。 群盗:指盗贼。 全无策
【注释】 1.南从虎尾北鸡笼:指唐玄宗时期。唐玄宗时,曾以长安为“东都”,洛阳为“西都”,而以江陵为“南都”、“中都”,建业为“北都”。后遂有“五都”之称。 2.建邑当年议颇同:指唐玄宗时期。唐玄宗时,建宁公主出嫁于南诏(今云南大理一带)。公主临行前与南诏王异牟寻商议,决定双方在建都城(治所在今昆明)建立友好邻邦,共同防御吐蕃的侵犯。 3.天心悔祸民更始:指唐玄宗时期。唐玄宗后期
【注释】 须弥:梵语音译,意译为“妙高”,指印度教中的山神。 水晶宫:指须弥山上的宫殿。 璁珑:形容珠玉等宝物晶莹剔透。 三公:古代称三公九卿为三公,这里借指三位贤人。 皓白:洁白无瑕,这里指须眉的颜色。 穹窿:高大的峰峦。 帝天:天帝、天界。 俗尘:尘世。 霜寒月:指月光如霜。 灵光:指佛光。 旷:广阔。 媪:山名。 婆娑:树木枝叶随风摇摆的样子。 攒肌吮血:形容草木丛中有毒虫叮咬。 于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慎中(1546-1596)的诗作。下面是对每一句的逐句释义以及相关的诗句和译文: 一、首联解读与翻译 东港由来各一天 “东港”指的就是今天的大连市,“由来各一天”表达了这个地方自形成以来就具有独特的地理特征和文化传统。 译文:自古以来,大连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它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独特。 兴朝覆载独无偏 “兴朝”指的是繁荣兴盛的时代,“覆载”则表示覆盖大地
【注释】1.丁酉:清康熙五十年(1717)。2.正月初五夜:即农历正月十四日。3.罗山署中:在今江苏苏州市吴县,时为巡抚衙门所在地。4.大风:指狂风。5.次早风歇:次日清晨。6.念尔孤篷海上人:意思是你孤零零的船篷漂泊在海上。 【赏析】 此诗作于康熙五十年(1717)春正月初五,是作者任江苏巡抚途中泊船吴江时的感怀之作。首联以古比今,慨叹世道沧桑,忠奸不分。颔联写自己对浪迹天涯的友人的同情和担忧
【注释】 1. 沙碛甘泉信有神:沙碛之地也有甘甜的泉水。 2. 庙谟宏古:庙堂的谋略,宏大而深远。 3. 鲲身合战齐群力:鲲(jiang)鹏的身躯,可以联合众人的力量战斗。 4. 西港分奇仗虎臣:在西边的港口,指挥着像老虎一样的将领们。 5. 草窃顿消冰见晛:草木被偷走,冰雪融化。 6. 天兵到处雨清尘:天兵到处,雨水洗净尘土。 7. 等闲一月全台定:轻松地在一个月内平定了全台湾。 8.
【注释】 1、鹿耳门:指今台湾基隆的东港。 2、绝岛重洋古秽墟:指台湾,是大陆上的一个孤岛。 3、原资保障安封内:原是保证国家安全而设置的防御设施。 4、宁屑刀锥增币余:宁愿用刀锥凿破墙壁增加一点收入。 5、乱后赋须仍旧额:战后赋税仍按原来的标准收取。 6、法宽农治好新畬:放宽政策有利于农业生产,治理荒地。 7、看:观察。 8、硗确:贫瘠。 9、军国储:军事和国防储备。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田园风光图。 第一句“小圃茅斋曲径通”,描述了诗人的小园和茅屋旁的弯曲小径相连,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第二句“参天老树郁青葱”,描绘了参天的大树郁郁葱葱,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第三句“地高不怕秋来雨,暑极偏饶午后风”,描绘了即使在高高的土地上,也能抵御秋天的雨水,而炎热的中午反而有凉爽的微风。 第四句“海外云山新画卷,窗间花草旧诗筒”
【注释】 征帆摇曳:指船帆在海风中摇曳。 回首沧桑一掷梭:指回首看过去,沧海桑田的变化就像织布机上的梭子来回穿梭一样。 前后三从此地入:指从前面和后面三个地方进入这个地方。 安危几度险中过:指经历多次的危险,都从危险中度过。 顽民革面干戈戢:形容百姓已经改变旧貌,不再使用武力。 诸将承恩节钺多:指将领们都受到朝廷的恩典,手中掌握着权力。 独有书生仍故我:指只有那些文人墨客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
相关推荐
郭元灏,字清源,是清朝的诗人。他的作品《石床》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以下为具体介绍: 1. 基本信息 - 字号与籍贯:郭元灏,字清源,出生于吴江地区。吴江在清代时期属于江苏省,是一个经济和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有利于诗歌创作的发展。 - 生活年代:郭元灏生活在清朝,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相对稳定,文人墨客有机会创作出大量的文学作品。 2. 文学成就 - 作品集
清代诗人陈士杜,字鹤皋,是清代著名的诗人。陈士杜的生平和成就,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陈士杜生于清长沙的一个贫苦家庭,尽管出身不高,但他勤奋好学,以诗古文见长。他擅长骈体与古体诗,其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壮志,也有婉约的柔情。他的诗文中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悟、对社会的批评以及对自然景色的赞美,显示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到的艺术见解
陈梦林,诸罗县令周钟瑄知其曾经编修漳州及漳浦郡县两志,具有丰富修志经验,因此敦聘纂修《诸罗县志》。 先生博览周咨,熟稔诸罗之地利、风土、人情而后写成,后人如谢金銮、连横等皆许为台湾方志中之第一。 康熙六十年(1721)朱一贵事件,总兵蓝廷珍向其询问对策,他上书制府满保,请转移阵地至厦门。 后提督施世骠由南、北、中三路进征台湾,又力陈南路海道险恶,舟不能泊,应会于澎湖。 朱一贵事件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