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顷洪涛沙线潆,参差竹树亦干城。
非关群盗全无策,漫说元戎有胜兵。
风自西来知顺逆,船从浅入任纵横。
潮头顷刻高寻丈,天佑皇图孰与争。

鹿耳门即事

万顷洪涛沙线潆,参差竹树亦干城。

非关群盗全无策,漫说元戎有胜兵。

风自西来知顺逆,船从浅入任纵横。

潮头顷刻高寻丈,天佑皇图孰与争。

注释:

万顷洪涛:形容海浪巨大,波涛汹涌。

沙线:指沙滩上的小水道,水流在沙滩上形成的细长通道。

参差竹树:参差不齐的竹子和树木,形成一道天然屏障。

干城:古代城池的外围,这里比喻坚固的防线或屏障。

非关:不关涉,无关。

群盗:指盗贼。

全无策:没有任何办法。

漫说:轻率地说。

元戎:古代军队的高级将领。

胜兵:善于用兵之人或之师。

顺逆:顺水而行,逆水而止。

船从浅入:船只驶过浅滩时,可以自由进出,不受阻碍。

任纵横:任由船只在水路上自由行驶。

潮头:指涨潮时的水面高度。

顷刻:很快,一会儿。

孰与:与谁比较。

赏析:

《鹿耳门即事》是一首描述海边景象的七言绝句,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海边的自然美景和渔民的生活状态。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渔民辛勤劳作的赞扬,也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首句“万顷洪涛沙线潆”描绘了海浪翻腾、波涛汹涌的壮观景象,让人感受到大海的气势磅礴。次句“参差竹树亦干城”,则是将竹林和树木比作坚固的城墙,形象地表现了它们在海边的重要作用。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第三句“非关群盗全无策”则转入对渔民生活的描述。这里的“群盗”指的是盗贼或者海盗,而“全无策”则表示他们没有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然而,诗人却不以为然,他反而认为,这些渔民虽然面临困难,但仍然坚守岗位,毫不动摇。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渔民的敬佩之情。

第四句“漫说元戎有胜兵”则进一步展开对渔民精神的赞美。这里的“元戎”指的是高级将领,而“胜兵”则是指善于用兵之人或之师。诗人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英勇无畏、勇于担当的渔民的赞赏之情。同时,这也揭示了渔民们在面对困难时所展现出的坚韧毅力和勇气。

第五句“风自西来知顺逆”则是诗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这里的“风自西来”指的是风吹向西边的方向,而“知顺逆”则表示人们可以根据风向来判断事物的发展方向。诗人通过这一自然现象,表达了自己对于顺应自然规律、灵活应对的态度。

第六句“船从浅入任纵横”则是对渔民生活的描绘。这里的“船从浅入”指的是船只在浅滩处行驶时的情景,而“任纵横”则表示船只可以自由地在水路上行驶。这两句通过对渔民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渔民们不畏艰难、勇敢拼搏的精神风貌。

最后一句“潮头顷刻高寻丈,天佑皇图孰与争”则是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展望。这里的“潮头”指的是涨潮时的水位,而“高寻丈”则表示潮头的高度已经达到了很高的位置。诗人通过这一自然景象,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鹿耳门即事》这首诗通过描绘海边的自然景观和渔民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渔民们的敬佩之情。同时,诗人还借助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对未来的思考,展现了自己对于国家的关心和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富有哲理性又充满艺术魅力,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好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