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弥山北水晶宫,天开图画自璁珑。不知何年飞海东,幻成三个玉芙蓉。
庄严色相俨三公,皓白须眉冰雪容。夹辅日月拄穹窿,俯视众山皆群工。
帝天不许俗尘通,四时长遣白云封。偶然一见杳难逢,唯有霜寒月在冬。
灵光片刻曜虚空,万象清明旷发蒙。须臾云起碧纱笼,依旧虚无缥缈中。
山下蚂蟥如蚁丛,蝮蛇如斗捷如风。婆娑大树老飞虫,攒肌吮血断人踪。
自古未有登其峰,于戏,虽欲从之将焉从。
【注释】
须弥:梵语音译,意译为“妙高”,指印度教中的山神。
水晶宫:指须弥山上的宫殿。
璁珑:形容珠玉等宝物晶莹剔透。
三公:古代称三公九卿为三公,这里借指三位贤人。
皓白:洁白无瑕,这里指须眉的颜色。
穹窿:高大的峰峦。
帝天:天帝、天界。
俗尘:尘世。
霜寒月:指月光如霜。
灵光:指佛光。
旷:广阔。
媪:山名。
婆娑:树木枝叶随风摇摆的样子。
攒肌吮血:形容草木丛中有毒虫叮咬。
于戏:古汉语助词,相当于今言“啊”。
【赏析】
《玉山歌》,唐李贺作。此诗写玉山,以玉山喻贤者之德。
首四句描写玉山的宏伟壮丽与神奇幻化,用笔极为简练,仅用“须弥山北水晶宫”、“天开图画自璁珑”、“幻成三个玉芙蓉”等寥寥几笔,便勾勒出玉山的雄伟壮观与神奇多姿。
后八句则以生动形象的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描绘玉山的威严崇高与神圣不可侵犯。诗人巧妙地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玉山赋予人的形象和情感,使其具有了人格化的特征。同时,诗人还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夸张手法,使玉山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充满了神秘感和吸引力。
最后四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玉山的敬畏之情以及对贤者的向往之心。诗人通过对比玉山的威严崇高与尘世的污浊不堪,表达了对贤者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整首诗歌语言凝炼、意境深远,既富有诗情画意,又充满了哲理意味,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