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运昌是清代的诗人,字慎中,一字曼云,又字曼叔,晚号田父,生于1771年,卒于不详。梁运昌在文学上的贡献主要通过他的作品《怀伯兄北上》和《寄了堂僧》得以体现。
梁运昌的诗歌创作涵盖了多种题材,既有抒发个人情感的五言律诗,如《怀伯兄北上》,也有描绘自然风光的七言绝句,例如《寄了堂僧》。他的诗歌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能够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情感与哲理的艺术空间之中。这些作品不仅体现了梁运昌深厚的文学修养,也反映了清代诗歌的独特风格。
梁运昌是清代的诗人,字慎中,一字曼云,又字曼叔,晚号田父,生于1771年,卒于不详。梁运昌在文学上的贡献主要通过他的作品《怀伯兄北上》和《寄了堂僧》得以体现。
梁运昌的诗歌创作涵盖了多种题材,既有抒发个人情感的五言律诗,如《怀伯兄北上》,也有描绘自然风光的七言绝句,例如《寄了堂僧》。他的诗歌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能够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情感与哲理的艺术空间之中。这些作品不仅体现了梁运昌深厚的文学修养,也反映了清代诗歌的独特风格。
【注释】: 仙霞岭:位于浙江省江山市,主峰天脊山海拔1708米。 未及翠微际:还未到达山顶的绿色深处。 已惊登顿频:已经惊讶于山路的崎岖和陡峭。 天高瓯越小:天空显得格外高远,好像离地面很近一样。 地僻烟霞新:大地偏僻,景色新奇。 修竹不知日:竹子修长笔直,仿佛不知道太阳的出现。 老松无意春:老松树无心欣赏春天的景象。 庵门俯䆗窱:寺庙的门框下有一块突出的石墩,叫做“䆗”。 亭槛入嶙峋
注释: 1. 遥知坐夏处,花落石坛清。 遥知:远知、已知。坐夏:禅宗用语,指修行人静坐禅定时心不散乱。此处指僧人。 2. 讲席猿随至,香台鹿引行。 讲席:僧徒讲经说法的场合。猿:指猿猴,这里比喻僧人的机灵聪明。 3. 采茶岩雨足,晒衲海云晴。 采茶岩:和尚采茶的地方。 4. 岂念许文度,迟公说净名。 岂念:何须挂念;何须思念。文度:唐代和尚玄奘,曾游西域,得《般若心经》,回国后译为汉语。 赏析:
怀伯兄北上 迢递燕台役,行行正未休。 晚潮富阳火,春雨霅溪舟。 奔走双蓬鬓,艰难一敝裘。 惟应访旧乐,十日酒尊留。 注释: - 怀伯兄北上:指作者的弟弟怀伯前往北方。 - 迢递燕台役:形容长途跋涉的艰辛。 - 行行正未休:意为旅途中没有休息的意思。 - 晚潮富阳火:晚上的潮水像火焰一样。 - 春雨霅溪舟:春季的细雨如同在溪水中划过小船。 - 奔走双蓬鬓:形容为了生计四处奔波,头发变得稀疏。 -
梁运昌是清代的诗人,字慎中,一字曼云,又字曼叔,晚号田父,生于1771年,卒于不详。梁运昌在文学上的贡献主要通过他的作品《怀伯兄北上》和《寄了堂僧》得以体现。 梁运昌的诗歌创作涵盖了多种题材,既有抒发个人情感的五言律诗,如《怀伯兄北上》,也有描绘自然风光的七言绝句,例如《寄了堂僧》。他的诗歌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能够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情感与哲理的艺术空间之中
许延礽并非清代诗人,而是清代的一位女诗人。以下是关于许延礽的介绍: 1. 个人背景:许延礽,字云林,是清代著名的闺秀词人,出生于德清县。她不仅是一位才女,还是一位杰出的女性文学创作者。 2. 文学成就:许延礽的文学创作涉猎广泛,包括诗、词、曲等多种形式。她的作品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如“十年鸿雪邗江住”,又有对人生感慨的深刻表达,如“鸾笙去也”。 3. 艺术修养:许延礽在绘画
梁成楠,入巡抚刘铭传幕下,并在中部统领林朝栋军队担任书记,掌理开山抚番之相关文书,深得刘铭传器重。 光绪十二年(1886)负责东势角抚垦事宜,亲自走访各番社,询问民众疾苦,并纳番女为妾,甚得当地住民爱戴。 光绪十三年(1887)安抚万社番民,并有意开发卓兰一带,置产台湾。 乙未(1895)割台,委署彰化县令;未几,日军至,携妾从刘永福内渡,在台之家产尽失。 日治后,再度来台,寓居雾峰林家
梁运昌是清代的诗人,字慎中,一字曼云,又字曼叔,晚号田父,生于1771年,卒于不详。梁运昌在文学上的贡献主要通过他的作品《怀伯兄北上》和《寄了堂僧》得以体现。 梁运昌的诗歌创作涵盖了多种题材,既有抒发个人情感的五言律诗,如《怀伯兄北上》,也有描绘自然风光的七言绝句,例如《寄了堂僧》。他的诗歌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能够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情感与哲理的艺术空间之中
许观身是清代的诗人。 字子宾,号宾伯,是清朝时期仁和人。他在咸丰壬子年间通过举人考试,之后担任了官兵部主事等官职。尽管许观身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但他的文学创作活动却相当活跃,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