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递燕台役,行行正未休。
晚潮富阳火,春雨霅溪舟。
奔走双蓬鬓,艰难一敝裘。
惟应访旧乐,十日酒尊留。
怀伯兄北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怀伯兄北上》是清代诗人梁运昌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 作者介绍:梁运昌,字曼叔,是清代闽县人,嘉庆己未进士,后改任庶吉士,授编修。他的作品包括五言律诗《怀伯兄北上》等,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 诗歌原文与解析:《怀伯兄北上》的原文如下:
迢递燕台役,行行正未休。
晚潮富阳火,春雨霅溪舟。
奔走双蓬鬓,艰难一敝裘。
惟应访旧乐,十日酒尊留。
- 诗意解读:这首诗描绘了梁运昌在北征途中的所见所感。诗中“迢递燕台役”意味着旅途遥远且艰辛;“行行正未休”表达了行程的漫长和不停歇的劳顿。“晚潮”与“春雨”则反映了季节的变换和旅途中天气变化带来的影响。而“奔走双蓬鬓”,“艰难一敝裘”则形象地刻画出诗人旅途中奔波劳累的情景,以及艰苦的生活条件和心情上的苦闷。最后一句“惟应访旧乐,十日酒尊留”透露出尽管路途辛苦,但诗人仍希望能在旧友处寻得慰藉,通过饮酒来排解忧愁,展现了他的乐观态度。
文化与社会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朝时期(大约公元1790年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人心态对作品的内容产生了重要影响。清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文人雅士们多有吟咏自然、抒发情感之作。在这种文化氛围下,梁运昌的《怀伯兄北上》不仅仅是一篇文学作品,它也是那个时期文人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的反映。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语言朴实无华,但在简洁中蕴含深意。例如,“晚潮富阳火”和“春雨霅溪舟”等描写虽不华丽,却生动传达了诗人在旅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观和内心的感受,使读者能够通过这些细节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经历。
阅读与欣赏:对于现代读者而言,《怀伯兄北上》不仅是了解清代文人生活的窗口,也是学习古典诗歌鉴赏的重要文本。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感情,同时也能体会到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和深邃含义。
《怀伯兄北上》不仅是一首诗作,更是一段历史和文化的缩影。它不仅记录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个人情感,而且展示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和深度。对于喜爱文学和历史的读者来说,深入探究这首诗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无疑会是一场精神上的丰富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