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中立,号鹤峰;广东嘉应州人,寓凤山县。
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恩科举人。
乾隆四十八年(1783)间掌教海东书院。
乾隆五十一年(1786)林爽文事变时,曾招募粤庄义民,守备凤山地方。
现存诗作见薛志亮《续修台湾县志》。
(江宝钗撰)
生卒年:?-?
曾中立
查阅内容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要通读全诗,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最后要对每句诗进行赏析。本题中,注意“渊渟”是水深的样子,“锦鳞时在藻”指鱼在藻类之间游弋,“浅濑起飞凫”指小溪上飞鸟翱翔,“倚阑”指靠在栏杆上,“胜”指美好的景致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词的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其运用了何种手法及有何作用,最后指出其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注意要语言简洁。 此题是一道考查诗歌内容与手法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先概括出诗歌的主要内容,然后再分析其表达的技巧及其作用,最后点明表达的情感。本诗首联描绘了一个夏日湖亭的美景;颔联描写湖亭的绿榕和野渡的修竹
东海渊渟别一湖,偕游竟日足欢娱。 微风蹙浪清如许,远岫笼云淡欲无。 自得锦鳞时在藻,翩然浅濑起飞凫。 倚阑共咏溪山胜,写入新诗当画图
相关推荐
劳淑静是清代的诗人,字岫娱,善化人。她的生平背景复杂,与多位高官显贵有所关联,并留下了《荩箧贻芬集》等作品传世。下面将对劳淑静进行更为详细的介绍: 1. 生平与家族背景 - 出身与家庭:劳淑静,字岫娱,善化人,其家族在清朝时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据记载,她的母亲是云贵总督、谥文毅崇光女,父亲的身份则是长沙工部尚书徐树铭室。这样的家庭背景为其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 - 文学成就
彭廷选并非清代诗人,他实际上是清代同安县人,曾拔贡为教谕。彭廷选是清朝的一位官员与文人,字雅夫,他的生平与创作活动主要聚焦于文学领域。下面将详细介绍彭廷选: 1. 基本信息 - 出生地:彭廷选出生于清代的福建省同安县。 - 教育背景:在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彭廷选通过科举考试获得了拔贡的身份。此外,他还担任过教谕的职务,这在当时是一项重要的官职,负责教学和教化工作。 - 文学成就
曾曰瑛,字芝田,江西南昌人。 清监生。 乾隆十年(1745)任淡水同知,兼摄彰化县事。 时彰化地区无书院,曾氏择地于文庙西偏,捐俸倡建,命名为「白沙书院」。 书院落成之日,为诗示诸生,并手定规条。 拨田租为书院院长脯脩以及生徒膏火。 论者认为彰邑文教之兴,实始于此。 每巡行各乡,则设旌善惩恶二簿,录其姓名,以为赏罚所据。 乾隆十八年(1753)四月升台湾知府,有政声。 值天旱,曾步祷烈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