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曰瑛
曾曰瑛,字芝田,江西南昌人。 清监生。 乾隆十年(1745)任淡水同知,兼摄彰化县事。 时彰化地区无书院,曾氏择地于文庙西偏,捐俸倡建,命名为「白沙书院」。 书院落成之日,为诗示诸生,并手定规条。 拨田租为书院院长脯脩以及生徒膏火。 论者认为彰邑文教之兴,实始于此。 每巡行各乡,则设旌善惩恶二簿,录其姓名,以为赏罚所据。 乾隆十八年(1753)四月升台湾知府,有政声。 值天旱,曾步祷烈日下
清代曾曰瑛《白沙书院示诸生》释义
【注释】 白沙书院:位于今广西北海市合浦县白沙乡,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后历代屡经修建。明成化三年(1467年)重修,改名为“白沙书院”。事指教学之事,切磋指互相研讨。由来:历来如此。化邹鲁:使邹鲁地区成为文化教育的中心。邹鲁:邹国和鲁国的旧称,泛称山东一带,这里指山东地区的学术、文化中心。断简:指残缺不全的书籍。日编摹:每日抄写、摹刻。 【赏析】 此诗是一首赠言诗,勉励学子发奋读书
白沙书院示诸生
敢因小邑废弦歌,讲苑新开事切磋。 谁谓英才蛮地少,由来高士海滨多。 文章大块花争发,诗思渊泉水蹙波。 他日应知化邹鲁,好从断简日编摹
芝田,原名曾曰瑛,清代诗人
曾曰瑛,字芝田,江西南昌人。 清监生。 乾隆十年(1745)任淡水同知,兼摄彰化县事。 时彰化地区无书院,曾氏择地于文庙西偏,捐俸倡建,命名为「白沙书院」。 书院落成之日,为诗示诸生,并手定规条。 拨田租为书院院长脯脩以及生徒膏火。 论者认为彰邑文教之兴,实始于此。 每巡行各乡,则设旌善惩恶二簿,录其姓名,以为赏罚所据。 乾隆十八年(1753)四月升台湾知府,有政声。 值天旱,曾步祷烈日下
曾曰瑛
曾曰瑛,字芝田,江西南昌人。 清监生。 乾隆十年(1745)任淡水同知,兼摄彰化县事。 时彰化地区无书院,曾氏择地于文庙西偏,捐俸倡建,命名为「白沙书院」。 书院落成之日,为诗示诸生,并手定规条。 拨田租为书院院长脯脩以及生徒膏火。 论者认为彰邑文教之兴,实始于此。 每巡行各乡,则设旌善惩恶二簿,录其姓名,以为赏罚所据。 乾隆十八年(1753)四月升台湾知府,有政声。 值天旱,曾步祷烈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