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浙江鄞县人,字季野,号石园。
万斯大弟。
康熙间荐博学鸿词科,不就。
精史学,尤熟悉明代掌故。
参与修《明史》,前后十九年,不署衔,不受俸。
《明史稿》五百卷,皆其手定。
及卒,门人私谥贞文先生。
有《历代史表》、《纪元汇考》、《儒林宗派》、《群书辨疑》、《石园诗文集》等。
生卒年:1638-1702
清浙江鄞县人,字季野,号石园。
万斯大弟。
康熙间荐博学鸿词科,不就。
精史学,尤熟悉明代掌故。
参与修《明史》,前后十九年,不署衔,不受俸。
《明史稿》五百卷,皆其手定。
及卒,门人私谥贞文先生。
有《历代史表》、《纪元汇考》、《儒林宗派》、《群书辨疑》、《石园诗文集》等。
生卒年:1638-1702
【注释】 ①公择:陶渊明字五柳,又自号五柳先生;张长公:指张衡。 ②乞食:向人讨食 ③颜回:孔子弟子,曾为贫穷而守节 ④伊优:春秋时宋国大夫,因失政被杀,后成为忧患、祸难的象征 【译文】 陶渊明常常向人乞讨食物, 颜回也向人求取米粒。 自古以来贤能之人, 所遇到的境遇都和这个相类似。 更何况我与世俗不合, 挨饿受冻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暂且守住原来的住所, 根据自己能力经营饮食。
【诗句】 我昔九龄时,慈母中道弃。 此时赤日颓,风尘匝地沸。 艰难营一殡,辛苦且逃避。 昼夜行岩壑,夜宿虎豺际。 弱儿可怜人,性命托足弟。 穴居逾三年,脱粟常不继。 重返西皋居,遂作灌园计。 田圃久成芜,桑麻亦已废。 再葺耕耨基,复理桔槔器。 时或从父兄,荷锄畦边憩。 渐成田舍儿,颇谙村居味。 谓当谢俗氛,终事田家利。 不谓志难谐,复迫居城内。 念兹释耕耘,欲识诗书字。 父意怜少儿,亲为解章义。
【注释】 1. 食饮不求精,冠裳不求好:饮食不求精美,服饰不须华丽。 2. 免饥寒,骨肉常相保:免受饥饿寒冷的困扰,家人可以团聚。 3. 微愿竟难遂:我小小的心愿竟然难以实现。 4. 分飞各远道:分别飞向远方的道路。 5. 欣欣向荣木:茂盛生长的树木。 6. 唶唶投林鸟:欢快地扑入树林的飞鸟。 7. 我乃不如斯:我比不上这些草木。 8. 喟焉伤怀抱:感叹不已,满怀忧伤。 【赏析】
【注释】返柩(juàn,古代丧事,将灵柩送回原籍的礼俗,此处代指丧事)江西滨,结庐西山次。 返柩:把灵柩运回家乡。江:指长江。滨:水边。结庐:在山中建造房屋。 西山次:即西樵山,在今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境内。次:这里指山间。 迄今已三年,魂魄犹飞坠。 至今已经三年了。魂灵还在飘荡。 魂魄:灵魂。飞坠:随风飘散,下落。 叹息我生涯,忧患何遭备。 感叹我的人生道路,忧患为何这么多。 遭(zhāo)
清浙江鄞县人,字季野,号石园。 万斯大弟。 康熙间荐博学鸿词科,不就。 精史学,尤熟悉明代掌故。 参与修《明史》,前后十九年,不署衔,不受俸。 《明史稿》五百卷,皆其手定。 及卒,门人私谥贞文先生。 有《历代史表》、《纪元汇考》、《儒林宗派》、《群书辨疑》、《石园诗文集》等。 生卒年
董潮是一位生活在清朝的诗人,字晓沧,号东亭,又号臞仙,是清代著名的文人、翰林以及诗人。以下是对董潮的介绍: 1. 个人背景:董潮出生在江苏省常州府阳湖县(今属常州市),他的一生与清王朝的政治环境紧密相关。他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中进士,并被授予庶吉士的职位。尽管他在仕途上有一定的成就,但他更为人们所熟知的身份是诗人。 2. 文学创作:董潮的诗歌作品数量有限,但他的每一首都充满了激情和才华
清浙江鄞县人,字季野,号石园。 万斯大弟。 康熙间荐博学鸿词科,不就。 精史学,尤熟悉明代掌故。 参与修《明史》,前后十九年,不署衔,不受俸。 《明史稿》五百卷,皆其手定。 及卒,门人私谥贞文先生。 有《历代史表》、《纪元汇考》、《儒林宗派》、《群书辨疑》、《石园诗文集》等。 生卒年
清代诗人万崇义,字宜也,出生于太和(今云南大理)。他的一生虽为贡生,但官至嶍峨训导。 万崇义的诗作数量不详,但据记载其有传世诗词作品。这些作品在《晚晴簃诗汇》中有收录,其中卷五十中就包括了他的诗词作品。尽管具体的作品原文内容未详,但这些作品的存在足以证明他在文学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