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根,原名湛汎,清代诗人

湛泛(1725年—1801年)是清代的一位诗僧,字药根、药庵,丹徒人。他在雍正、乾隆年间活跃于世,以诗名远播,与多位文人雅士有过唱和交流。湛泛的诗作以其精湛的艺术造诣和深远的文化内涵,被后人传颂。下面将详细介绍湛泛:

  1. 湛泛的基本信息
  • 俗姓徐,法名湛性:湛泛的俗家姓氏为徐,他的法名又作湛性,表明了他对佛法的虔诚信仰和追求。
  • 字药根/药庵:他还有一个更为人熟知的字药根,这个字体现了他生活中的另一面,即诗人的身份。
  • 居住地与时代背景:湛泛居住在扬州祗园庵,这是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地方,也是他创作诗歌的舞台。
  1. 湛泛的创作特点
  • 宗师王士祯,著有《双树轩诗钞》:湛泛的诗歌风格受到了王士祯的影响,这一点从他的作品《双树轩诗钞》中可以看出。
  • 七言绝句《题方可村先生梦游出塞图》: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湛泛的才情,也反映了他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
  • 五言律诗《江泛》:这首诗表达了湛泛对历史兴亡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1. 湛泛与文人雅士的关系
  • 往来扬州、江宁,与清名士唱和:湛泛的诗歌创作不仅局限于个人,他还与多位文人雅士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共同探讨文学艺术。
  • 谢塘、秦大士、李中简、沈初:这些人物都是当时文坛的重要人物,湛泛与他们的交往,无疑是他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助力。
  1. 湛泛的影响力
  • “方外才人”之称:湛泛在诗坛上享有“方外才人”的美誉,这表明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 作品流传与后世评价:尽管《双树轩诗钞》已佚,但湛泛的诗歌作品仍被后人传诵,其影响深远。

除了上述关于湛泛的介绍外,以下还有几点需要注意:

  • 湛泛的诗篇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诗歌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 湛泛与多位文人雅士的交往,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 虽然《双树轩诗钞》已经失传,但湛泛的其他作品仍然值得一读,如《江泛》等,这些都是了解他的诗歌创作的宝贵资料。

湛泛作为清代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生活经历、创作风格、与文人的交流以及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都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通过了解湛泛的生平和作品,不仅可以更好地认识清代的文化风貌,也能从中汲取到宝贵的精神财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