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喝能,清乾隆年间(1736~1795)方外人士。
在台期间,居于弥陀寺,巡台御使张湄有〈和喝能上人长至韵〉、〈游弥陀寺赠喝能上人〉等诗,与之相酬唱。
乾隆六年到八年(1741~1743)左右在台。
〖参考张湄《柳渔诗钞》,收在乾隆刻本《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施懿琳撰)
生卒年:?-?
僧喝能
查阅内容
诗句解释与赏析: 1. 鲫潭霁月 - 鲫潭:一个地名,可能是诗人的家乡或者某个特定的地点。 - 霁月:即晴朗的月光,形容天气晴朗时月亮明亮的样子。 - 译文:在鲫潭上观赏明月,月光如洗。 2. 野迥天空水淼漫 - 野迥:形容景色开阔,没有遮挡。 - 天空水淼漫:形容天空广阔,水面浩渺。 - 译文:视野开阔,天空和水面都显得无边无际。 3. 银蟾泻影出云端 - 银蟾:月亮的别称
雁门烟雨 蒙蒙雨气近黄昏,过客分明说雁门。 鸿雁几时来此地,烟云终日闭孤村。 盘空路作惊蛇去,入险山如渴鹿奔。 遥望前头深峡里,微茫残霭数声猿。 译文: 蒙蒙的雨气接近黄昏时分,过路人清晰地说起了雁门这个地方。 鸿雁什么时候来到这个地,烟雾和云层整天遮住了这个孤独的村庄? 盘旋的道路像蛇一样蜿蜒曲折,险峻的山路如同干渴的鹿群狂奔。 远远望去前方的深峡谷中,微弱的雾气里传来几声猿猴的叫声。
相关推荐
赵作舟,字乘如,号浮山,是清代著名的诗人。下面将详细介绍赵作舟: 1. 家世背景:赵作舟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其祖父赵廷策和父亲赵景星均为当时学识渊博的名师。这种家庭环境为赵作舟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熏陶基础。 2. 才华横溢:赵作舟自幼天资颖慧,记忆过人,读书能够一览数行,过目不忘。他的记忆力和学习效率在当时的文人中是非常罕见的。 3. 仕途经历:尽管赵作舟在科举考试中表现优异
裘琏是清代诗人,字殷玉,一字蔗村,号废莪子,人称横山先生,生于浙江慈溪横山裘墅(今江北区洪塘镇裘市)。 裘琏的生平颇为坎坷。他出生在清军入关之际,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种时代的考验。据记载,他在科场上屡试不中,直到72岁时才考中进士,次年便归隐还乡,成为古代失意文人的典型代表。然而,他的诗歌成就却不容忽视。早岁从黄宗羲学习,以诗名于世。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文学社会功能的重识
杨兴植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他以其独特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下面将详细介绍杨兴植: 1. 生平与成就 - 基本信息:杨兴植,字世滋,号荪甫,新化人。他出生于乾隆时期,是一位举人,表明他在学术上有一定的成就。 - 诗歌贡献:杨兴植的诗词作品集收录了多首脍炙人口的诗篇。他的作品中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情感世界,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