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喝能
僧喝能,清乾隆年间(1736~1795)方外人士。 在台期间,居于弥陀寺,巡台御使张湄有〈和喝能上人长至韵〉、〈游弥陀寺赠喝能上人〉等诗,与之相酬唱。 乾隆六年到八年(1741~1743)左右在台。 〖参考张湄《柳渔诗钞》,收在乾隆刻本《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施懿琳撰) 生卒年:?-
清代僧喝能《鲫潭霁月》释义
诗句解释与赏析: 1. 鲫潭霁月 - 鲫潭:一个地名,可能是诗人的家乡或者某个特定的地点。 - 霁月:即晴朗的月光,形容天气晴朗时月亮明亮的样子。 - 译文:在鲫潭上观赏明月,月光如洗。 2. 野迥天空水淼漫 - 野迥:形容景色开阔,没有遮挡。 - 天空水淼漫:形容天空广阔,水面浩渺。 - 译文:视野开阔,天空和水面都显得无边无际。 3. 银蟾泻影出云端 - 银蟾:月亮的别称
清代僧喝能《雁门烟雨》释义
雁门烟雨 蒙蒙雨气近黄昏,过客分明说雁门。 鸿雁几时来此地,烟云终日闭孤村。 盘空路作惊蛇去,入险山如渴鹿奔。 遥望前头深峡里,微茫残霭数声猿。 译文: 蒙蒙的雨气接近黄昏时分,过路人清晰地说起了雁门这个地方。 鸿雁什么时候来到这个地,烟雾和云层整天遮住了这个孤独的村庄? 盘旋的道路像蛇一样蜿蜒曲折,险峻的山路如同干渴的鹿群狂奔。 远远望去前方的深峡谷中,微弱的雾气里传来几声猿猴的叫声。
僧喝能
僧喝能,清乾隆年间(1736~1795)方外人士。 在台期间,居于弥陀寺,巡台御使张湄有〈和喝能上人长至韵〉、〈游弥陀寺赠喝能上人〉等诗,与之相酬唱。 乾隆六年到八年(1741~1743)左右在台。 〖参考张湄《柳渔诗钞》,收在乾隆刻本《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施懿琳撰)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