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浙江仁和人,字大川,号晴江。
乾隆十九年进士。
不愿为知县,请改教职,乃官金华、衢州府学教授。
所居室名“书巢”,经史之外,山经地志,野史小说,佛经道术,无不收藏。
工诗,亦长于考證。
有《湖山便览》、《四书考异》、《尔雅补郭》、《艮山杂志》、《通俗编》、《无不宜斋稿》。
生卒年:?-1788
清浙江仁和人,字大川,号晴江。
乾隆十九年进士。
不愿为知县,请改教职,乃官金华、衢州府学教授。
所居室名“书巢”,经史之外,山经地志,野史小说,佛经道术,无不收藏。
工诗,亦长于考證。
有《湖山便览》、《四书考异》、《尔雅补郭》、《艮山杂志》、《通俗编》、《无不宜斋稿》。
生卒年:?-1788
东郊晚行 诗句: 好景不肯常,况兹桑榆促。 村厨爆湿薪,烟帛起纯束。 一暝万形齐,何由著闲瞩。 巢禽戢动羽,途人断归躅。 清豪振凉蛩,健语共相勖。 郊路熟可循,林黑误已数。 赖有流萤飞,高下闪古绿。 荒凉兴未摧,寂静意偏属。 心镜终澄明,行吟多所触。 译文 注释: 1. 好景不肯常,况兹桑榆促。 - “好景”:美好的景象。 - “不肯常”:不常有的美景。 - “况兹”:何况。 -
东郊晚行 寒浅未成霜,瀼瀼露如泻。 芒鞋草间行,沾漉及两踝。 到家近犹疑,乔木认里舍。 邻机悄已停,吠犬蓦篱罅。 茅丛何处光,破壁一镫射。 妇功怀土风,寸晷惜无暇。 向来安眠中,妙景虚夜夜。 译文: 东郊的傍晚,微凉而未至霜降,露水如瀑布般泻落。 穿着草履在田间小路上行走,湿气沾满脚踝。 走到家门口时还犹豫着,远处的树木隐约可见是自己的家。 邻居的织布机已经停止工作,狗从篱笆缝中突然冲出。
崮山 北山例钳髡,兹谷极葱茜。 瘦干突云房,交根络石面。 陡空立怪峰,凿壁开飞殿。 古像兀虚光,危阶直悬线。 当门虎豹雄,灵状咄百变。 凌竞阻复前,望望不知倦。 注释: 1. 北山例钳髡:比喻山形如钳口一般紧闭。钳髡,是古代对山的一种形象描绘。 2. 兹谷极葱茜:形容这片山谷景色十分美丽,葱郁翠绿。 3. 瘦干突云房:形容山峰的轮廓如同云中的房间一般突兀。瘦干,形容山峰的线条瘦长而陡峭。 4.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过故宅》。 我们来逐句解析这首诗: 1. 浅笠轻衫得自由,近郊闲趁晚晴游。 - “浅笠轻衫”形容诗人穿着轻便的衣服,头戴帽子,给人一种闲适自在的感觉。 - “近郊闲趁晚晴游”描绘了诗人在傍晚时分,悠闲地在郊外散步的情景。 2. 翠阴夹路忽成巷,凉气袭衣先报秋。 - “翠阴夹路”描述了一条绿荫覆盖的小路,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忽成巷”意味着小路突然变成了巷子
东郊晚行 秋客爱夕佳,信步越畦畛。 荒径少人踪,屈曲辩修蚓。 微风来前林,楸叶纷以陨。 高天气象严,云色酿寒紧。 眠情适沙鸥,过景疾霜准。 度险桥阶危,穿幽竹蹊尽。 闲劳亦何为,远被风物引。 诗句释义 1. 秋客爱夕佳,信步越畦畛:诗人在秋季傍晚时分行走于田野间,喜爱这难得的宁静时刻。 2. 荒径少人踪,屈曲辩修蚓:荒废的小路几乎没有人迹,只有弯曲的小路和蚯蚓的痕迹。 3. 微风来前林
东郊晚行 银轮转无声,突自林端推。 沓来清影众,我影亦同来。 万象复我有,眼为今日开。 落落秋势迥,纳纳天宇恢。 溪光曳遥帛,岫色堆寒灰。 诗肩耸千尺,与月相徘徊。 注释: 1. 银轮转无声,突自林端推 - 描述天空中的月亮(银轮)静静地旋转,突然从树林的尽头推动过来。 2. 沓来清影众,我影亦同来 - 描述随着月亮的到来,它的光芒洒落在大地上,形成一片明亮的月光,自己的影子也一同显现。 3
【诗句释义】 1. 开山庙:指的是开山寺。 2. 陂陀滑无辙,乱砾堆隆窊:指山路崎岖,泥泞难行。 3. 仆夫整绥睨,未历先愁嗟:指仆人整理好马鞍准备上路,还没走过路就开始担心了。 4. 掀轰敝栈轸,荦确盘蜕蛇:指山路崎岖,石头嶙峋,如同盘绕的蛇。 5. 向回路转隘,巉石如排衙:指道路弯曲,回环狭窄,陡峭的石块如同排列成行的卫士。 6. 一线五丁力,皴纹被稠麻:指只有一线小路,周围都是坚硬的岩石。
吴江 垂虹桥畔映月,木兰船暂泊。 秋意渐浓莼鲈香,霜降橘柚挂天。 烟波路上鹜翔远,静夜水面花盛开。 追忆三高士遗风,《笠泽编》披吟来。 译文: 垂虹桥边月光洒下,木兰船上的客人刚刚靠岸歇息片刻。秋天的气息渐渐浓厚,莼菜和鲈鱼的味道越发浓烈,而霜降之后,柑橘和柚子在天空中显得分外清晰。在烟波浩渺的路上,鹜鸭展翅飞过,宁静的夜晚水面上,花朵绽放出鲜艳的色彩。我追念三位高士的遗风
【注释】: 1. 横空纵我眼,列岫展天末。 2. 青苍一幅披,秀色不可割。 3. 中有度世人,光景坐超忽。 4. 还欲招之游,山心话饥渴。 5. 白云来悠然,高鸿向空没。 【赏析】: 《东郊晚行》是一首写景抒情诗,描写了诗人在东郊行走所见景色和内心感受。首二句写远景,描绘出一幅辽阔的山水画卷,表现了诗人的胸怀与豪情;后六句写近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德敏是清代诗人,字敬庵,满洲旗人。他的作品《清籁阁诗草》收录了他的诗歌和诗作,展现了他的艺术才华。在介绍清代诗人德敏时,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阐述: 1. 生平背景 - 籍贯出身:德敏的籍贯是满洲,即清朝的满族,这为他的创作提供了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民族特色。 - 文学成就:他不仅以诗人的身份著称,还留下了丰富的文学作品,如《清籁阁诗草》。 2. 代表作品 - 《题自画山水》:这是德敏的代表作之一
赵之琛是清代的诗人,字次闲,号献父、献甫、宝月山人。 赵之琛在艺术领域尤其擅长篆刻,他的篆刻作品深受陈豫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作品不仅继承了陈鸿寿的清秀雅逸,还发展为秋堂得意门生的风范。赵之琛的篆刻艺术成就非凡,他的篆刻师法丁敬、黄易等大家,将各家所长融会贯通,展现出了高超的艺术造诣
蒋庆第是清代的诗人,字季萼,又字箸生,号杏坡。 蒋庆第生于清直隶玉田(今属河北省),他的生活和创作活动主要集中在晚清时期,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从其生平事迹来看,蒋庆第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他的诗词作品充分体现了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与个人情感
清浙江仁和人,字大川,号晴江。 乾隆十九年进士。 不愿为知县,请改教职,乃官金华、衢州府学教授。 所居室名“书巢”,经史之外,山经地志,野史小说,佛经道术,无不收藏。 工诗,亦长于考證。 有《湖山便览》、《四书考异》、《尔雅补郭》、《艮山杂志》、《通俗编》、《无不宜斋稿》。 生卒年:
赵晓荣是清代诗人。 字陟庭,出生于嘉定,是一位清朝的文人和学者。他出身于一个文化世家,其家族在明清两代均有显赫的成就。赵晓荣虽然仅以诸生身份进入官场,但其诗文成就却非常显著,留下了《罽古山房诗钞》等多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