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鹗是清代诗人。
字兰墅,一字云士,因酷爱小说《红楼梦》,别号“红楼外史”,汉军黄旗内务府人 。他生于约1738年,逝于约1815年。高鹗的祖籍是今属辽宁的铁岭,其先世在清初即寓居在北京。
高鹗是清代诗人。
字兰墅,一字云士,因酷爱小说《红楼梦》,别号“红楼外史”,汉军黄旗内务府人 。他生于约1738年,逝于约1815年。高鹗的祖籍是今属辽宁的铁岭,其先世在清初即寓居在北京。
南乡子·戊申秋隽喜晤故人 ```plaintext 甘露洒瑶池,洗出新妆换旧姿。今日方教花并蒂,迟迟,终是莲台大士慈。 明月照相思,也得姮娥念我痴。同到花前携手拜,孜孜,谢了杨枝谢桂枝。 ``` - 甘露洒瑶池,洗出新妆换旧姿。今日方教花并蒂,迟迟,终是莲台大士慈。 - 甘露:象征恩赐、洗礼或纯洁的水源 - 瑶池:通常指的是神话中的仙境,此处可能指代一个美丽的地方 - 新妆:新的妆容
青玉案·丝丝香篆浓于雾清明时节,思念如烟 1. 诗词原文 丝丝香篆浓于雾,织就绿阴红雨。 乳燕飞来傍莲幕,杨花欲雪,梨云如梦,又是清明暮。 屏山遮断相思路,子规啼到无声处。 鳞瞑羽迷谁与诉。 好段东风,好轮明月,尽教封侯误。 2. 译文注释 - 丝丝香篆浓于雾:点燃的香篆烟雾浓郁如雾,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美丽的氛围。 - 织就绿阴红雨:随着香篆烟雾的飘散,仿佛是绿色的树荫和红色的雨滴交织在一起。
苏幕遮·送春 日烘晴,风弄晓,芍药荼醾,是处撄怀抱。倦枕深杯消不了,人惜残春,我道春归好。 絮从抛,莺任老,拼作无情,不为多情恼。日影渐斜人悄悄,凭暖栏杆,目断游丝袅。 注释: - 日烘晴:太阳照耀晴朗的天气。 - 风弄晓:风在清晨吹拂。 - 芍药荼醾:指盛开的芍药和蔷薇。 - 是处撄怀抱:处处萦绕在我的怀抱中。 - 倦枕深杯消不了:形容对春天的留恋和不舍。 - 人惜残春
甘露洒瑶池,洗出新妆换旧姿。今日方教花并蒂,迟迟,终是莲台大士慈。 明月照相思,也得姮娥念我痴。同到花前携手拜,孜孜,谢了杨枝谢桂枝。
丝丝香篆浓于雾,织就绿阴红雨。乳燕飞来傍莲幕,杨花欲雪,梨云如梦,又是清明暮。 屏山遮断相思路,子规啼到无声处。鳞瞑羽迷谁与诉。好段东风,好轮明月,尽教封侯误。
高鹗是清代诗人。 字兰墅,一字云士,因酷爱小说《红楼梦》,别号“红楼外史”,汉军黄旗内务府人 。他生于约1738年,逝于约1815年。高鹗的祖籍是今属辽宁的铁岭,其先世在清初即寓居在北京
王珉字季琰,小字僧弥。 珣弟。 少有才艺,善行书,名出珣右。 时人为之语曰:“法护非不佳,僧弥难为兄。 ”代王献之为长,兼中书令。 二人素齐名,世谓献之为大令,珉为小令。 自导至珉三世善书,时方之杜、卫二氏。 《淳化阁法帖》卷三有其草书、行书各二帖。 生卒年
夏庭芝,字伯和,一作百和,号雪蓑,别署雪蓑钓隐,一作雪蓑渔隐。 松江(今上海松江市)人。 文章妍丽,乐府隐语极多。 曾追忆旧游,著《青楼集》,为研究元曲演唱的重要资料。 与当时曲家张鸣善、郝经、钟嗣成等交善。 散曲今存小令二首。 生卒年
高鹗是清代诗人。 字兰墅,一字云士,因酷爱小说《红楼梦》,别号“红楼外史”,汉军黄旗内务府人 。他生于约1738年,逝于约1815年。高鹗的祖籍是今属辽宁的铁岭,其先世在清初即寓居在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