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举之
王举之是元代著名的诗人和曲作家。 约生于1290年,逝世于1350年,是一位生活在元末的杭州人。他的一生与元朝末年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密不可分。作为一位元曲作家,王举之不仅创作了数量可观的散曲作品,还涉及诗歌创作。他的这些文学成就不仅反映了他深厚的文学素养,也体现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敏锐感知
元代王举之《双调 · 折桂令 · 七夕》释义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重点字词的理解。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双调 · 折桂令 · 七夕”是题目,“七夕”点明节令,“七夕”,农历七月初七,古代称此日为乞巧节。《荆楚岁时记》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袖中,人俱习之。”故称“乞巧节”。这是一首咏七夕的曲牌名,后用来形容男女约会。 1. “鹊桥横低蘸银河
元代王举之《双调 · 折桂令 · 赠胡存善》释义
问哈蜊的风致何如?秀出乾坤,功在诗书。云叶轻灵,灵华纤腻,人物清癯。采燕赵天然丽语,拾姚卢肘后明珠。绝妙功夫,家住西湖,名播东都。 译文: 询问哈蜊的气质如何?它秀美如天地,其功在于诗书。云叶轻盈灵动,灵华细腻柔滑,人物清瘦俊逸。采集燕子赵地的美丽言辞,拾取姚卢之地的珍贵珍珠。绝妙的功夫,家在美丽的西湖,声名远播东都。 注释: 1. 哈蜊:这里可能指的是哈蜊蛤,一种海生软体动物。 2. 乾坤
双调 · 折桂令 · 七夕
鹊桥横低蘸银河,鸾帐飞香,凤辇凌波。两意绸缪,一宵恩爱,万古蹉跎。剖犬牙瓜分玉果,吐蛛丝巧在银盒。良夜无多,今夜欢娱,明夜如何
双调 · 折桂令 · 赠胡存善
问哈蜊风致何如?秀出乾坤,功在诗书。云叶轻灵,灵华纤腻,人物清癯。采燕赵天然丽语,拾姚卢肘后明珠。绝妙功夫,家住西湖,名播东都
王举之
王举之是元代著名的诗人和曲作家。 约生于1290年,逝世于1350年,是一位生活在元末的杭州人。他的一生与元朝末年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密不可分。作为一位元曲作家,王举之不仅创作了数量可观的散曲作品,还涉及诗歌创作。他的这些文学成就不仅反映了他深厚的文学素养,也体现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敏锐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