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兆熙是清代的一位诗人,字仲咸,号寿农,生于1810年,卒于1852年。
黎兆熙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还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在幼时因记忆力欠佳而遭受父亲鞭打,这一经历使他更加珍惜接受知识的机会,最终拜姐姐的姐夫郑珍为师,开启了他的文学之路。黎兆熙的文学作品以《野茶冈人吟稿》最为著名,其中包含了多首流传至今的佳作,如《巴东夜泊》《金陵别方仲坚》等,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黎兆熙是清代的一位诗人,字仲咸,号寿农,生于1810年,卒于1852年。
黎兆熙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还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在幼时因记忆力欠佳而遭受父亲鞭打,这一经历使他更加珍惜接受知识的机会,最终拜姐姐的姐夫郑珍为师,开启了他的文学之路。黎兆熙的文学作品以《野茶冈人吟稿》最为著名,其中包含了多首流传至今的佳作,如《巴东夜泊》《金陵别方仲坚》等,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句释义】: 1. 腊日辞家长作客,高歌独对寒天碧。 - 腊日在农历十二月,这里指的是诗人离家赴远方作客的时节。腊月辞别家乡,独自在外漂泊,面对着寒冷的天气和清澈碧蓝的天空,心中充满了感慨。"高歌"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乐观豁达的精神风貌。 2. 猎猎江风吹破裘,愁共波高一千尺。 - "猎猎"形容风声大而急促,"裘"是指用动物毛皮制成的皮衣。"破裘"意味着风很大,以至于连皮衣都给吹破了
注释:在秣陵的三月里,道路怎么样?东风劲吹,卷起波涛。早些趁着寒潮离去吧,江南过江处烟雨蒙蒙,柳丝飘摇。 赏析:金陵别,指的是作者与方仲坚在金陵(今南京)分别。秣陵是南京古称,这里泛指南京。三句写别离时的景象。三月里的秣陵,天气如何呢?“料峭东风”点明时间是春天,春风和煦,但风力很强劲。东风劲吹,卷起波涛。这一句写风的劲烈,也烘托出离别的气氛。“白波”即波浪。 “早趁寒潮”,说明作者不想耽搁
黎兆熙是清代的一位诗人,字仲咸,号寿农,生于1810年,卒于1852年。 黎兆熙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还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在幼时因记忆力欠佳而遭受父亲鞭打,这一经历使他更加珍惜接受知识的机会,最终拜姐姐的姐夫郑珍为师,开启了他的文学之路。黎兆熙的文学作品以《野茶冈人吟稿》最为著名,其中包含了多首流传至今的佳作,如《巴东夜泊》《金陵别方仲坚》等
潘恭辰是清代的诗人,字抚凝,钱塘人,嘉庆辛酉(1801年)进士,曾历任云南布政使等职,有《红茶吟稿》传世。 潘恭辰的诗歌创作以七言绝句为主,如《西湖春词》,这首作品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将春天的气息与大自然的美丽紧密联系起来,使人仿佛置身于那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西湖边,感受着春天的气息,体验着生活的美好
黎兆熙是清代的一位诗人,字仲咸,号寿农,生于1810年,卒于1852年。 黎兆熙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还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在幼时因记忆力欠佳而遭受父亲鞭打,这一经历使他更加珍惜接受知识的机会,最终拜姐姐的姐夫郑珍为师,开启了他的文学之路。黎兆熙的文学作品以《野茶冈人吟稿》最为著名,其中包含了多首流传至今的佳作,如《巴东夜泊》《金陵别方仲坚》等
鲁鸿是清代诗人。 他出生于1722年,卒于1789年。字怀远,号厚畲,是江西新城(今黎川)人。出身仕族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家教熏陶,举止端庄稳重,治家严谨刻苦。他的一生可谓多姿多彩,经历了从科举考试的磨砺到政治生涯的经历,再到文学创作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