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恭辰
这首诗是钱谦益为他的好友兼同乡吴绮在苏州的琴坞旧居饯别时写的。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后更名牧,号松岳道人,世称牧翁。他一生仕宦不顺利,曾官至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等职,但不久即被革职,最后削发为僧,法名为憨山德清。 【注释】: ①伽:指伽蓝,佛教用语。梵文伽罗巴(伽)的省译。伽蓝是佛寺。 ②吴郎:即吴地的男子。 ③“气”:指气概。 ④简:指晋朝的安西将军谢玄,字处默;马:指马王彪
【注释】 琴坞:指浙江绍兴的鉴湖,晋代有阮籍啸咏于此。钱唐:今杭州。频伽:梵语音译,意为“多”,这里泛指朋友、故人。兼山:即兼山寺,在浙江天台山。一诗:即一首赠别诗。 【赏析】 这首诗是王维与钱塘友人兼山法师的赠别之作。诗人以清新脱俗的语言、优美流畅的韵调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前途的乐观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调高雅,给人以美的享受。 首句写旧地重游,依依不舍。“枫落吴江”四字
【注释】 酒家:旅店。绿杨津:指杭州西湖的南岸,因杨柳树多,故称。紫莼:即莼菜,可食,味美,色紫。画:形容景色美好如画。一帘春:指春天的景象。 【赏析】 西湖的美景是历代诗人赞不绝口的,而这首诗则别出心裁,从另一角度描写西湖春景。诗中“日日湖头采紫莼”一句,点明作者每日到湖边采集紫莼菜。而“画出醉乡烟景好”,则是说紫莼菜做成的汤菜,如同画中的景色一般美妙。“画出”二字用得极妙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丝丝社雨湿湖涯”,这是一幅春天的景象:细密的春雨滋润着湖边的大地,春雨绵绵。 “簇蝶罗裙小队偕”,一群穿着花裙子的姑娘,像蝴蝶一样在湖边嬉戏,她们是去踏青了。 “一径蘼芜春不扫”,一条小路被长满花草的地埂挡住了,所以没有打扫,春日里自然长满了各种花草,杂草也很多。
丝丝社雨湿湖涯,簇蝶罗裙小队偕。 一径蘼芜春不扫,风前齐试踏青鞋。
枫落吴江可柰何,布帆此去又烟波。 新翻艳曲和凝老,旧领狂名杜牧多。 一剑耻为州将客,三杯应入饮仙歌。 灵峰瀑雨韬光竹,好待春风约再过
潘恭辰是清代的诗人,字抚凝,钱塘人,嘉庆辛酉(1801年)进士,曾历任云南布政使等职,有《红茶吟稿》传世。 潘恭辰的诗歌创作以七言绝句为主,如《西湖春词》,这首作品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将春天的气息与大自然的美丽紧密联系起来,使人仿佛置身于那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西湖边,感受着春天的气息,体验着生活的美好
潘恭辰是清代的诗人,字抚凝,钱塘人,嘉庆辛酉(1801年)进士,曾历任云南布政使等职,有《红茶吟稿》传世。 潘恭辰的诗歌创作以七言绝句为主,如《西湖春词》,这首作品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将春天的气息与大自然的美丽紧密联系起来,使人仿佛置身于那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西湖边,感受着春天的气息,体验着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