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真道人是清代诗人。
归真道人在清朝时期,以其独特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思想情感为世人所熟知。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文学成就,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侧面,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归真道人是清代诗人。
归真道人在清朝时期,以其独特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思想情感为世人所熟知。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文学成就,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侧面,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柳梢青·秋晓 清宵乍觉残梦断,晓钟未断残声。斜月犹明照短墙。蛩吟、雁唳声长。 半生身世堪惊怕,都付与残阳。花难久驻月常圆。古今、人共悲欢。 注释: 1. 清宵:夜深的时候。 2. 晓钟:清晨的钟声。 3. 斜月:指月亮已经西斜。 4. 蛩吟:蟋蟀鸣叫的声音。 5. 雁唳:大雁叫声。 6. 半生:一生的时间。 7. 堪惊:可以令人感到惊恐不安。 8. 都付与:全部交给。 9. 残阳:落日
《望江南秋夜闻雁》 注释: 1. 深夜静:夜深人静的时候。 2. 归雁泪秋空:大雁在秋天的天空中飞行,它们的身影仿佛在流泪,象征着离别和思乡之情。 3. 几点横侵银汉里:几点模糊的影子横穿夜空,仿佛侵入了银河之中。这里的“银汉”指的是银河,象征着遥远和深邃。 4. 一声清彻碧云中:一声清脆的声音穿越了碧蓝的云层,给人一种清新、高远的感觉。 5. 斜月画楼东:斜斜的月亮映照在楼上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画中美人。 小阑干咏画美人 谁将俏笔写娉婷。人在小蓬瀛。 斜倚楼窗,闲愁欲谱,玉笛手空擎。 注释:是谁用妙笔描绘出如此美丽的女子?她身临小蓬莱。她斜靠着楼窗,心中充满了闲愁,想要倾诉自己的心事,却不知道如何表达。她低头沉思,似乎在默默地感受着某种情感。 低头默默缘何事,无语似含情。 秋水波澄,远山翠浅,蝉鬓绿云横。 注释:为什么她总是低头沉默不语呢
【注释】 宿雨初收,南皋潇洒秋光透。重阳时候。满目蒹葭茂。 白鸟闲飞,西岭晴岚秀。斜阳后。新诗吟就。顿觉云山瘦。 【赏析】 《点绛唇·奉和严君九日游陶然亭》是宋代词人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为作者奉和友人严武的“九日游”之作。诗人通过描绘陶然亭秋景的萧瑟之美,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全诗意境优美,语言清新,情感真挚
谢章铤,字枚如,号药阶退叟,是清代著名的词人。他生于1820年左右,逝世于1903年。谢章铤的一生充满了文学成就和丰富的生活经历,他的诗歌作品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状况,因此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和文化意义。 谢章铤出生于福建长乐江田,自幼好学,博览群书,19岁补为弟子员,主讲漳州丹霞、芝山书院。他的文学才华得到了当时社会的广泛认可,在1876年中进士后,官至内阁中书
谢泰宗是明末清初的著名诗人,他生活在清代初期,以其精湛的文学才能和深刻的思想情感而闻名。他的一生经历了明朝的衰落和清朝的崛起,这些经历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以下是对谢泰宗的详细介绍: 1. 生平背景 - 出生与早期生涯:谢泰宗,字时望,晚号天愚山人,出生于明末定海的一个文人家庭。他于明崇祯十年中进士,并先后担任过广东番禺知县和工部主事等职务。在任期间,他以捕盗息讼著称
谢方琦,字应云,是清代的江苏宜兴人,以文学才华著称,尤以与弟共同创作的《咏雪亭唱和诗》为人所知。以下是对其具体介绍: 1. 个人背景 - 籍贯与字号:谢方琦,字应云,是清朝的江苏宜兴人。他的字号“应云”反映了他谦逊、平和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2. 学术成就 - 科举功名:康熙三十五年,谢方琦考取举人,这在当时是进入仕途的重要一步。 - 诗歌创作:在诗文创作方面
魏允札是清代的杰出诗人。以下是对其的介绍: 1. 生平简介:魏允札字州来,是清代诗人,他的籍贯为嘉善。魏允枚是他的弟弟,两人才学兼备,却不追求仕进,晚年更喜欢穿着道士服。 2. 文学成就:魏允札的作品包括《东斋诗文集》等。他擅长诗文创作,其作品在清代有着一定的影响。具体而言,他在闲居中写下了《闲居》等诗作,展现了他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3. 作品特点:魏允札的作品以自然景观和隐逸生活为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