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梦初回,晓钟未断,斜月犹明。短砌蛩吟,遐天雁唳,做尽秋声。
半生身世堪惊。都付与、残阳晓星。月不常圆,花难久驻,今古同情。

柳梢青·秋晓

清宵乍觉残梦断,晓钟未断残声。斜月犹明照短墙。蛩吟、雁唳声长。

半生身世堪惊怕,都付与残阳。花难久驻月常圆。古今、人共悲欢。

注释:

  1. 清宵:夜深的时候。
  2. 晓钟:清晨的钟声。
  3. 斜月:指月亮已经西斜。
  4. 蛩吟:蟋蟀鸣叫的声音。
  5. 雁唳:大雁叫声。
  6. 半生:一生的时间。
  7. 堪惊:可以令人感到惊恐不安。
  8. 都付与:全部交给。
  9. 残阳:落日,这里指夕阳西下。
  10. 古今:指古代和现在。
  11. 悲欢:悲喜。
  12. 赏析:
    这首词是南宋词人辛弃疾晚年创作的一首咏物词。全词以“秋”为中心意象,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沉的画面,通过对秋天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上片起句“清宵乍觉残梦断”,写夜深时忽然醒来,残梦中的景象已经消失无踪。接着“晓钟未断残声”,说明天还没有亮,但晨钟的声音还在耳边回响,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然而,“斜月犹明照短墙”。斜月已经西斜,但仍然照亮着短墙,这似乎在暗示着时间过得很慢,让人感到一种莫名的惆怅。

下片“都付与残阳”一句,将前两句中的“残梦”、“晓钟”、“斜月”等景物联系起来,表示这一切都已经过去,只能留给自己无尽的回忆和感慨。“今古、人共悲欢”一句,则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领悟,认为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都在经历着各种各样的悲欢离合,这是人类共同的命运。

这首词以“秋”为中心意象,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氛围,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和感悟。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