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乐道不忧贫,天问终难测盖浑。
昨夜微霜催客子,明年春草忆王孙。
飘萍聚散真无定,蟠木轮囷自有根。
梦里东华风景异,铜驼应感止车门。
樊山有诗留别同社索和与乙庵同次原韵
从来乐道不忧贫,天问终难测盖浑。
昨夜微霜催客子,明年春草忆王孙。
飘萍聚散真无定,蟠木轮囷自有根。
梦里东华风景异,铜驼应感止车门。
注释:樊山(在今江苏句容):即樊山,一名樊陵。樊山是唐代诗人杜牧的隐居之地,这里泛指隐居之地。乐道:乐于谈论世事。《庄子.天地》:“古之真人,不逆寡人。乃乡吾室乎!”乐道,即乐于谈论世事。不忧贫:不受贫穷的困扰。天问终难测盖浑:出自《楚辞.天问》。天问,即《楚辞》中的“天问”。盖浑,指宇宙。天问,即对宇宙的探询。这句意为:我向来喜欢谈论世事,而不担忧贫穷,因为天问终难回答,就像宇宙一样无法探测。昨夜:昨天晚上。微霜:轻微的霜冻。催客子:催促行人。客子,即旅人。这句意为:昨天晚上霜降,催促着旅人上路。明年:来年。春草忆王孙:春天的草木让人想起王孙(王粲的侄子,字元瑜)远去的情景。这句意为:来年春天,我思念故乡的草木。飘萍聚散真无定:飘浮的萍草聚散不定。真无定,真的难以捉摸。这句意为:飘浮的萍草聚散不定,就像人生难以把握。蟠木轮囷:盘绕的树木,形容树木的盘根错节。这句意为:盘绕的树木,就像树木的盘根错节,有自己的根基。梦里:梦中。东华:指皇宫。风景异:景色不同。这句意为:梦中的景色与现实不同。铜驼:即铜驼寺,位于洛阳城东。应感止车门:《太平御览.地部三六》引《汉官仪》说:“汉武帝时,西域献铜驼,置宫门。”(《太平御览》卷二七一引《汉官仪》)应感,应感通,感应之意;止车门,止车门的铜像。这句意为:铜像也能感受到人们的喜怒哀乐,它仿佛也在感受着人间的冷暖。赏析: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两句写自己乐于谈论世事,不怕贫穷。颔联两句写诗人对远方故人的怀念,以及他对未来岁月的感慨。颈联两句写诗人对于人生的无奈和感慨,认为人生如同飘浮的萍草,聚散不定,没有固定的方向。尾联两句以梦境为喻,描绘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和期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