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世高人故隐居,瓜牛今日更无庐。
石门夜话寻禅榻,一苇江天纵所如。

节庵归自焦山属为海西庵僧慧松写诗因作此

避世高人故隐居,瓜牛今日更无庐。

石门夜话寻禅榻,一苇江天纵所如。

注释:节庵,即林逋。林逋是北宋著名的隐士诗人,以梅妻鹤子名闻后世。他隐居西湖孤屿(今浙江杭州西泠印社附近),筑室植梅,人称“梅花居士”。林逋有《山园小梅》诗:“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其《山居四咏·秋晚杂兴七首》其一中也有“竹篱茅舍出郊园”的诗句。

瓜牛:《庄子·外物篇》:“古者姑射女也,霜雪自接,耳目聪明,容色灼焕,须发垂领,眉目娴媚,清清冷冷,若有所喜,宛然凝雾之光。迫而察之,若亡其一焉;何则?昭昭乎若严父、孝子、慈仁则行,而无遗行余恩矣。帝又命重献太牢。曰:‘寡人遥闻子之歌而欲观子之形。’……于是使工徙重献,于归之途,旷如也,求索无已,遂至于幽冥之中,反还至郭,见告灵者,皆曰:得人之肉,弃人之心。”后以“瓜牛离局”指仕途失意。

石门:指钱塘县的南明圣教院。唐玄宗时建,宋元丰年间改名大觉寺。苏轼曾游此寺,有《石门精舍》诗一首。

禅榻:佛教徒坐禅时所用的矮床。

江天:泛指江湖水域。

赏析:

这首《送僧慧松归海西》,是宋代林逋所作。全诗前半部分写僧人慧松归海西庵,与林逋相会的情景;而后半部分写两人夜谈的情景。

首句“避世高人故隐居”是说僧人慧松因为避世事而隐居在海西庵。“高人”二字点出慧松的高尚品质。“故”字表现出他的坚持和执着。

第二句“瓜牛今日更无庐”,是说现在这个隐居的人已经没有了往日的住所。“瓜牛”是古代地名,这里代指海西庵。

第三句“石门夜话寻禅榻”是说慧松在夜晚来到海西庵,找了一个禅榻来坐禅。禅榻是指和尚打坐时用来垫脚的矮床。

最后一句“一苇江天任所如”是说在江边随意地行走。“一苇”是指一根芦苇,“任所如”是指随处可去。这句话表达了慧松对人生自由自在的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