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汉,字方城,号南川,是清代的诗人,生于1708年,卒于1782年。他不仅以进士身份进入官场,更以其工书法和诗文闻名于后世。
罗源汉的一生,可以用才华横溢来形容。他出生于湖南长沙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受家庭熏陶,对文学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雍正十一年(1733年),罗源汉凭借出众的才华中举,成为进士。他的仕途也颇为顺畅,历任编修、工部尚书等职务,直至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退休归隐。
罗源汉,字方城,号南川,是清代的诗人,生于1708年,卒于1782年。他不仅以进士身份进入官场,更以其工书法和诗文闻名于后世。
罗源汉的一生,可以用才华横溢来形容。他出生于湖南长沙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受家庭熏陶,对文学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雍正十一年(1733年),罗源汉凭借出众的才华中举,成为进士。他的仕途也颇为顺畅,历任编修、工部尚书等职务,直至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退休归隐。
宿湘山寺 古寺一声磬,烟开见清泚。 生平湘上吟,今到湘山里。 湘水入海流,湘源浚自此。 漓水走东南,两界注飞矢。 不踏五岭云,空骇七泽水。 颇闻祭川者,河源先海委。 兹行探其本,乾坤一掌指。 注释: 1. 古寺一声磬(qìng):寺庙里发出了一声磬的响声。磬是一种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大钟或鼓,声音悠扬。 2. 湘上吟:在湖南(古称“湘”)山上吟诗。 3. 湘源浚自此:(湘江)源头从这里开始。 4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昌龄。 宿石鼓书院(注释:夜晚住宿在石鼓书院) 衡州之山多奇特,雁峰峙南石鼓北。 周宣攻车不到此,佳名今古同烜赫。 长松翳阁神所栖,断碣欹墙人不识。 侧闻李宽建自唐,风雨年年秋草碧。 凭临十里万家烟,远树撑天鸟飞没。 其下绿净者湘江,左会蒸流环一玦。 我因行役过此邦,荆榛满眼尘满臆。 跻阶便问合江亭,吊古心怆访遗迹。 韩张两人久不作,高文大章垂金石。 剔藓循诵半模糊
【注释】: 1. 南海何人在,悬崖自古今。南海:指观音崖。南海是观音菩萨的道场,这里用以点明观音崖的名胜。 2. 一龛藏世界,半岭有晴阴。 3. 我欲探龙窟,扪萝力不任。 4. 泉声送钟响,洞口白云深。 【翻译】: 南海观音崖,位于南海之中,自古以来就以其美景和神秘而闻名。崖上有一个洞窟,里面隐藏着整个世界的奥秘,而半山腰处则时有阳光和雨水交织,形成美丽的光影。我想探索这个神秘的洞穴
罗源汉,字方城,号南川,是清代的诗人,生于1708年,卒于1782年。他不仅以进士身份进入官场,更以其工书法和诗文闻名于后世。 罗源汉的一生,可以用才华横溢来形容。他出生于湖南长沙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受家庭熏陶,对文学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雍正十一年(1733年),罗源汉凭借出众的才华中举,成为进士。他的仕途也颇为顺畅,历任编修、工部尚书等职务,直至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退休归隐
韩章,字可贞,号桐庵,是清代的诗人。他以《过祭风台·尽瘁匡王业》一诗闻名于世,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对时局的思考。 韩章生于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家庭,其家族中历代不乏文人雅士。他的诗词创作深受家族传统的影响,同时也融入了个人对时代变迁的感悟。韩章在文学上的成就不仅体现在其个人的诗词创作上,更在于其对后代文人的启迪和影响
韩菼是清代的诗人,字元少、蒹人,号慕庐、归愚,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官至礼部尚书。 韩菼的生平可以追溯到他的早年教育经历以及后来的政治生涯。据史料记载,韩菼自幼跟随父亲学习,学识渊博,贯通经中百家,精于《五经》义疏。这样的学术背景为他日后成为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奠定了基础。 在文学创作方面,韩菼留下了许多经典的作品。例如其《暮春唐解元墓下作》和《寓直书怀》等诗作
罗源汉,字方城,号南川,是清代的诗人,生于1708年,卒于1782年。他不仅以进士身份进入官场,更以其工书法和诗文闻名于后世。 罗源汉的一生,可以用才华横溢来形容。他出生于湖南长沙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受家庭熏陶,对文学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雍正十一年(1733年),罗源汉凭借出众的才华中举,成为进士。他的仕途也颇为顺畅,历任编修、工部尚书等职务,直至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退休归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