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广东顺德人,字叔厚,号厚斋,晚号郁洲。
成化十四年进士第一,授编修。
正德时累迁为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内阁首辅。
时营建殿房甚多,所费巨万,储屡上书切谏。
又请早立储君,不报。
宁王朱宸濠叛,帝自南征,储等扈从。
群小欲导帝游浙西、江汉。
储等跪谏行宫门外,乃许不日还京。
世宗即位,被劾乞归。
卒年七十七,谥文康。
有《郁洲遗稿》。
生卒年:?-?
明广东顺德人,字叔厚,号厚斋,晚号郁洲。
成化十四年进士第一,授编修。
正德时累迁为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内阁首辅。
时营建殿房甚多,所费巨万,储屡上书切谏。
又请早立储君,不报。
宁王朱宸濠叛,帝自南征,储等扈从。
群小欲导帝游浙西、江汉。
储等跪谏行宫门外,乃许不日还京。
世宗即位,被劾乞归。
卒年七十七,谥文康。
有《郁洲遗稿》。
生卒年:?-?
【注释】 松栝:松树和梧桐树。苍苍:茂盛的样子。五陵:汉高帝刘邦曾封其子孙为诸侯王,都城在长安附近,称为“五陵”。这里泛指京城附近的陵墓。五陵风露:指寒风中露水的气息。凄凄:冷清、萧索的样子。 明月:月亮。惊雁:惊动了大雁。 荒村:荒凉的村落。只听鸡:只能听到公鸡报晓的声音。 原庙:旧时皇帝祭祀的地方,也称宗庙。 关门:指皇宫的门。借封泥:用印泥封缄信件或文书。 归梦:归家的梦境。 东华彩仗齐
【注】《送叔永如金陵》是宋代诗人晁补之的一首诗,作于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春天。 车轮此去愿迟迟,莫惜频频有和诗。前度岁华方共惜,后来风雨莫愆期。谁令别酒初醒地,正值飞鸿独下时。今夜秣陵春草色,想应先满谢家池。 【注释】①“车轮”句:希望他此次赴任不要走得太慢,不要辜负了这美好的春光。②“前度”二句:《诗经·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这里用其诗意以表达对老友离去的依恋之情
【注释】 (1)陈亚卿:即陈希亮,字亚卿。 (2)册封:古代帝王分封诸侯、王公时,由朝廷遣使到被封地区宣读诏书,授予印玺和文书,并赏赐财物,称为“册封”。 (3)霞天菊未花:指菊花尚未盛开。 (4)明日:明天。 (5)天涯:天边。 (6)淮南桂:淮南郡出产的桂树。 (7)汉水槎:汉水上的木筏。槎,木筏。 (8)八座官联班最贵:指官职最高,排班最尊贵。八座,指八位高官。联班,排班。 (9)维城宗子
诗句释义与赏析 次三老阁前迎春草 - 这句诗描述的是诗人在三老阁前迎着春天的第一缕曙光。这里的“次”可能是指诗人的居所或位置,“三老阁”是古代的一个建筑,可能是一个官署或书院,这里用作背景。 - “迎春草”指的是迎春花开的草类植物,通常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二月群芳尚未花,独怜仙草已抽芽。 -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惊喜和喜爱。虽然大多数花草还没有开花,但仙人掌类的草已经开始发芽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plaintext 顷以事至留都旧寅诸老用词林故事燕于吏部后堂归成二首 其一 故人交谊重南金,画省风流许重寻。 千里云宵违比翼,十年江汉阻知音。 祥鸾自合归阿阁,倦鸟惟思返故林。 多谢北堂今夜月,后来应照我遐心。 ``` 诗句释义: 1. 故人交谊重南金:老朋友之间的友情像金子一样珍贵、深厚。 2. 画省风流许重寻
【解析】 这是一首七绝,全诗共八句。首联“停觞休讶饮迟迟,蜡炬分行照翠眉”:停下酒杯不要惊讶,因为饮得迟缓,蜡烛的火苗在分头照亮女子的眉毛。颔联“头白尚怜公记忆,力微虚负主恩私”:头发已白还怜惜你的记忆力,力量微弱辜负了你的主人对你的恩情。颈联“鹓鸾天上终相远,鱼鸟江边定不疑”:鸾和凤是天上的鸟兽,虽然天高路远,但它们终究不会怀疑自己的主人。尾联“他日凤凰楼畔客,相逢还更语相思”
诗句翻译:小麦和大麦都显得青翠柔嫩,石榴花盛开满宫殿的东头。 1. 注释与译文 - “小麦青青大麦柔”:形容农作物生长旺盛,颜色鲜嫩。 - “榴花开遍殿东头”:榴花盛开,遍布宫殿的东侧,象征繁荣和美丽。 - “日长麋鹿惟依辇”:日头升高,麋鹿依靠辇车休息,表现了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场景。 - “波静鱼龙不负舟”:水面平静,鱼儿和龙在水中自由游动,不依赖船只。 - “家国有贤天所鉴”
这首诗由七句组成,每句都是对杨民部的赞美。 1. 宝炬光中夜漏深,万行珠树肃萧森 - “宝炬光中”形容夜色中的烛火如同珍贵的珠宝一样璀璨;“夜漏深”则描绘了深夜的时间已经非常之长。"万行珠树肃萧森",形容树木如万行珍珠般排列整齐,而“肃萧森”则形容树木的叶子在风中摇曳的样子,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 2. 阳回左个迎雕辇,人在东坛整玉簪 - “阳回左个”,可能是指太阳回归东方的意思
萧总制致仕西归予亦自岭外至相会话别 注释:萧总制已经退休,从朝廷中返回故乡。我也从岭南来到此地,与他相会并作别。 译文:萧总制已经辞去职务,回到自己的家乡。我也从远方赶来,与他在这里相聚,然后分别。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一位官员的告别之辞。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萧总制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用“河桥柳色正丝丝”来形容故乡的美丽景色
诗句释义与赏析 一、翘首班行八座尊,清风归去隐三原。 - 注释:抬头仰望,在朝廷中位列八座之尊贵地位;清风拂面,我即将离去,隐居于三原之地。 - 赏析:诗人表达了自己渴望离开喧嚣的官场,寻找一片宁静的地方度过余生的愿望。通过“翘首班行”和“清风归去”这两个画面,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向往和无奈。 二、为霖望切人心在,调鼎功多国史存。 - 注释:我期待雨露之恩,希望人们能够安居乐业;烹饪技艺高超
明江西贵溪人,字信甫,又字子璿,号正一,又号无为子。 嗣汉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之子。 洪武十年,袭掌道教,时年尚少。 善画墨竹兰蕙及山水,以秋林平远图闻名。 亦有文学,五言古诗意匠深秀,有三谢韦柳之遗响。 其文极论阴符上经之理,而参合于儒家。 有《砚泉集》。 生卒年:
明广东顺德人,字叔厚,号厚斋,晚号郁洲。 成化十四年进士第一,授编修。 正德时累迁为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内阁首辅。 时营建殿房甚多,所费巨万,储屡上书切谏。 又请早立储君,不报。 宁王朱宸濠叛,帝自南征,储等扈从。 群小欲导帝游浙西、江汉。 储等跪谏行宫门外,乃许不日还京。 世宗即位,被劾乞归。 卒年七十七,谥文康。 有《郁洲遗稿》。 生卒年:?-
明镇江府丹徒人,祖籍云南安宁。 字应宁,号邃庵。 成化八年进士。 授中书舍人。 弘治时巡抚陕西,留意边事,严禁奸民以私茶易马,选卒练兵,加强武备。 武宗即位,命为延绥、宁夏、甘肃三边总制。 后以忤刘瑾去官。 安化王朱真璠叛,复起清为总制三边军务,讨平之。 与张永合谋诛瑾,擢户部尚书,寻迁吏部,入参机务。 嘉靖三年调任兵部尚书、左都御史,再掌三边总制。 寻继费宏为内阁首辅。 后遭张聪诬陷,落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