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罢霞天菊未花,驱车明日是天涯。
留人初揽淮南桂,奉使还乘汉水槎。
八座官联班最贵,维城宗子颂非夸。
归来献赋明光殿,依旧彤云绕翠华。

【注释】

(1)陈亚卿:即陈希亮,字亚卿。

(2)册封:古代帝王分封诸侯、王公时,由朝廷遣使到被封地区宣读诏书,授予印玺和文书,并赏赐财物,称为“册封”。

(3)霞天菊未花:指菊花尚未盛开。

(4)明日:明天。

(5)天涯:天边。

(6)淮南桂:淮南郡出产的桂树。

(7)汉水槎:汉水上的木筏。槎,木筏。

(8)八座官联班最贵:指官职最高,排班最尊贵。八座,指八位高官。联班,排班。

(9)维城宗子:指陈亚卿为陈氏宗族之代表人物,故称。

(10)彤云绕翠华:形容天子车驾仪仗辉煌壮观。

【赏析】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五年(公元810年),当时陈亚卿被召赴长安任御史大夫,在赴任途中经过扬州。诗人在扬州为其饯行,写下此诗。全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描写陈亚卿的行程,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首联起句点明时间是在秋天,次句写即将启程去远方,三句点出目的地是京城长安;四句点出此行任务是奉使,五句写将乘坐船只沿汉江而上;六句点出此行任务是奉使,七句写此行任务是奉使;八句点明此次奉使的目的是为了表彰其功绩。

颔联两句写陈亚卿初抵扬州时的情景。“留人”一句写他刚到扬州,便受到当地官员的挽留,而自己则因公务繁忙而不得不离开。这里的“留人”与“驱车”相呼应,既写出了陈亚卿的忙碌,也表现了他的谦逊。“淮南桂”和“汉水槎”分别指当地的特产。淮南桂指的是淮南地区出产的桂树,而汉水筏则是汉水上的木筏。这两处景物既展示了扬州的风物特色,又为下文的送别场景做了铺垫。

颈联两句写陈亚卿的官衔和地位以及他在朝廷中的声誉。“八座”是指八位高官,其中“最贵”一词突出了陈亚卿在朝廷中的地位之高。而“维城宗子”则是赞扬陈亚卿为陈氏宗族之代表人物。这两句既表达了朝廷对陈亚卿的赏识之情,也展现了他的家族荣耀。

尾联两句写陈亚卿回到京城后的情景。“献赋”是指陈亚卿向皇帝进献文章,而“明光殿”则是皇帝居住的地方。这两句话既表现了陈亚卿的才学出众,也表达了他对朝廷的忠诚之心。同时,这也预示着他将在京城大展宏图,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整首诗通过描绘陈亚卿的行程和身份地位,展现了他作为朝廷重臣的风采和才能。同时,诗人也通过对陈亚卿的赞美和祝福,表达了对他未来成就的期望和祝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