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卿,原名薛玄曦,元代诗人,生于公元1289,卒于公元1345
元河东人,徙居贵溪,字玄卿,号上清外史。
道士。
年十二入道龙虎山,师事张留孙、吴全节。
仁宗时荐授大都崇真万寿宫提举。
顺帝至正初,授弘文裕德崇仁真人,佑圣观住持,兼领杭州诸宫观。
玄曦负才气,倜傥不羁,善为文,尤长于诗。
有《上清集》。
生卒年:1289-1345
玄卿,原名薛玄曦,元代诗人,生于公元1289,卒于公元1345
元河东人,徙居贵溪,字玄卿,号上清外史。
道士。
年十二入道龙虎山,师事张留孙、吴全节。
仁宗时荐授大都崇真万寿宫提举。
顺帝至正初,授弘文裕德崇仁真人,佑圣观住持,兼领杭州诸宫观。
玄曦负才气,倜傥不羁,善为文,尤长于诗。
有《上清集》。
生卒年:1289-1345
这首诗是诗人在山中过夜时所作。它通过描绘山景,抒发了作者的感慨和思考。下面是逐句释义及其赏析。 迢迢野宿山,峰峦何崔嵬。 - 解释:在遥远的野外搭起帐篷,山峰多么雄伟壮丽。 - 关键词:迢迢、崔嵬:形容山峰的高大和遥远。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面对高山的惊叹与敬畏之情。通过对山峰的高度和形态的描写,诗人传达出一种对自然界崇高美的赞美之情。 朝登猛虎啸,暮宿玄猿哀。 - 解释
【注释】 庆黄晋卿(黄庭坚)任江浙儒学提举:庆黄晋卿,名庭坚,北宋著名文学家,曾任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江浙儒学提举是官名,宋代在江浙两路设提举学事司,掌管两路的州府、县学的教育行政事务。提举学事司长官为提举学事一人,由朝廷选授,正五品;副提举一人,由本路州县官员中选授,从六品至七品。 鳌头(龙角):比喻科举考试中的状元或第一名。 道人独宝笼鹅帖:指黄庭坚自己写的《鹅湖诗帖》。宝笼
次韵欧阳检阅濠池观荷 行行濠池上,亭亭见长荷。 琼葩耀初日,碧芰卷轻波。 深蒲晓色乱,微雨晚香多。 方舟时自移,高轩或来过。 岂无河朔饮,那复发商歌。 赏析: 这首诗以濠池上的荷花为题,描绘了夏日清晨的美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荷花的美丽,通过对比和想象,展现了荷花的清新、娇艳和生命力。诗中的“琼葩”和“碧芰”形象地比喻了荷花的美丽,而“方舟时自移,高轩或来过”则展现了人们欣赏荷花的情景
注释: 高李:指唐代诗人高适和李白。 西浙:指浙江省。 吴越:指浙江省南部和江苏省南部地区。 董源:宋代画家,擅长山水画。 迷宫阙:指山阴雪景的幽美。 玉露沈沈:形容秋天的雨露润物无声。 思陵:指南宋理宗皇帝。全盛时:鼎盛时期。 白塔:指临安城的白塔桥,又称望仙桥。 王子猷:晋代人王徽之,以赏玩自然景物而知名。 山阴:指会稽郡(今浙江绍兴)。弄雪舟:指王徽之乘雪舟访戴逵的故事。 赏析:
【注释】: 西风:秋风。老:年迈,衰老。敬亭秋:即《题敬亭山》的“秋色到空江”。回首:回头望。江云:指长江上的云彩。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剑履:古时文武官员上朝都带着的装具,这里泛指做官。麒麟阁:汉代皇帝画功臣像的地方,这里借指汉文帝。凤池:汉武帝曾置凤凰池,后用以指翰林院。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之诗。诗人在秋天,看到卢疏亭送他的信后,便写起自己对往昔生活的追忆来:“西风吹老敬亭秋
高远堂 数椽茅屋云中出,一抹青山坐上看。 - 注释: 数椽(shuò quán)是形容房屋只有几根椽子,茅屋指用草和麦秆等材料搭建的房屋,这里指简陋的住所。云中出形容房子建在云端。一抹青山指的是远处的山只露出一点,形容山的颜色淡而远。坐上看表示静静地欣赏。 读罢《黄庭》春雨后,刺桐花落鸟声寒。 - 注释: 读了《黄庭经》是指读了关于道家修身养性的书。黄庭经是一种道教经典
【注释】 南宫:指皇宫。蓬莱:古代传说中海上的三座神山之一,借指皇宫。锁:关闭、禁锢。芳草:春草。不回:指春天已过,草木萌发,人却无法回到过去。只有:只是、唯有。海门:指浙江钱塘江口,又名浙江海口。青一点:潮水在月光下显现出一抹青色,犹如大海中的一点青色。犹:依然。旧潮:旧时的潮水。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人送别的朋友黄元深将要游浙江,他写诗送别,表达自己的惜别之情
【注释】 万柳千花:指柳树和桃花。拂酒旗:指酒旗迎风招展。南陵:即南陵县,在今安徽繁昌东北。北苑:指皇家园林。草离离:指草丛长得茂盛。居庸关:在今北京昌平西南,是古时通往塞外的要隘。泉呜咽:指山泉流水声如泣如诉。东风:春风。去:离开、离去。欲:将要。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春天送别友人吴大修撰时作的。诗的前两句写离别时的情景,后两句写送别后的感想。 “万柳千花拂酒旗”
滦水东风净物华,石鳌峰下驻仙车。 清明草检归黄阁,胜日开筵近紫霞。 万户砧声闻别馆,九天秋色落谁家? 仙郎赋罢长回首,南去还乘八月槎。 注释:滦水:指滦河。东风:春风。净物华:万物皆显洁净。石鳌峰:即石林峰,在河北省迁西县境内,为燕山山脉东段最高峰。仙车:神车上的云彩。黄阁:即黄门省,唐朝时尚书省下属的一个部门。唐代中叶以后,宰相常居中书省,尚书省长官称“黄门侍郎”或“黄门令”,后改黄阁
注释:青山静寂,雨声潇潇,一棵松树翠绿欲滴。白发的道人年已八十,他在小楼上闲坐,谈论着前朝之事。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古老的山水画面,诗人以简洁的笔墨,勾勒出了青山、细雨、松树、道人和小楼等景物,营造出一种宁静、古朴、深远的氛围。诗中的“青山寂寂”和“雨潇潇”,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而又苍茫的山水之中。诗人通过对长松翠绿欲流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同时
郯韶是元代的一位诗人,字九成,自号云台散史、苕溪渔者。他是吴兴人,约生于公元一三四一年左右,卒年或在元惠宗至正初前后。郯韶的诗作以山水画和自然景色为主题,表达了他淡泊名利、以诗酒自娱的生活态度。 郯韶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如下: 1. 生平简介:郯韶生活在动荡的元代,尽管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但郯韶并未卷入政治纷争中,保持了一颗平和的心态。他的这种生活态度体现在他的创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