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昨追随到上台,鳌头先夺锦标回。
道人独宝笼鹅帖,天子曾惊倚马才。
礼以二仪宗太极,名因三赋重蓬莱。
只今教雨司吴越,绝胜文翁化蜀来。

【注释】

庆黄晋卿(黄庭坚)任江浙儒学提举:庆黄晋卿,名庭坚,北宋著名文学家,曾任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江浙儒学提举是官名,宋代在江浙两路设提举学事司,掌管两路的州府、县学的教育行政事务。提举学事司长官为提举学事一人,由朝廷选授,正五品;副提举一人,由本路州县官员中选授,从六品至七品。

鳌头(龙角):比喻科举考试中的状元或第一名。

道人独宝笼鹅帖:指黄庭坚自己写的《鹅湖诗帖》。宝笼,用金属丝做成的笼子。

天子曾惊倚马才:指黄庭坚年轻时的文采出众和才华惊人。“天子”指皇帝,“倚马才”指文思敏捷,写文章时随手就能写成。

礼以二仪宗太极,名因三赋重蓬莱:意思是说礼仪是以天地为根本,名望是以诗文著称。《周易·说卦传》中有“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二仪即天地;《尚书·洪范》中说:“皇建其有极,乃立地德,定人伦;兼三材,包四时。”太极指天地之元气;《周礼·大宗伯》中说:“以享先王,以祀天神。”蓬莱山是传说中海上仙山。这里指名望高如蓬莱仙境。

只今教雨司吴越,绝胜文翁化蜀来:现在主持江浙地区的教化,比汉代的文翁治理四川更为得力。文翁,汉景帝时的大臣,曾治理巴蜀,使当地经济迅速发展,百姓安居乐业。

【赏析】

黄庭坚是北宋著名的诗人,也是一位政治家和思想家,他一生经历了北宋、南宋两个朝代,曾历任太常博士、国子监教授、吏部员外郎等多种官职,对当时的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都有所涉猎和贡献。

此诗是为庆贺黄庭坚任江浙儒学提举而作。庆黄任江浙儒学提举,意味着他在江浙地区主持教化之事,这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黄庭坚在任上,不仅关心教育事业,还十分重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因此这首诗也充满了对黄庭坚的赞美之情。

首句“忆昨追随到上台”,回忆了黄庭坚以前追随自己的情景。“上台”是指官场高位,这里借指黄庭坚曾经的官职地位。这句话表达了对黄庭坚过去成就的怀念之情。

第二句“鳌头先夺锦标回”,形容黄庭坚在科举考试中获得状元的好成绩,象征着他在官场上的成功和荣耀。这一句进一步表达了对黄庭坚过去的赞扬与敬佩之情。

第三句“道人独宝笼鹅帖”,指的是黄庭坚自己写的《鹅湖诗帖》,这个“鹅帖”是黄庭坚送给朋友的一封信,信中充满了他对友情和生活的感慨。这句诗表达了对黄庭坚才华横溢的赞赏之情。

第四句“天子曾惊倚马才”,指的是黄庭坚年轻时的文采出众和才华惊人。“天子”在这里指的是皇帝,“倚马才”则形容黄庭坚写作速度快,能够随手写出优美的诗句。这句诗表达了对黄庭坚才华的赞叹之情。

第五句“礼以二仪宗太极”,意味着礼仪是以天地为根本。这句话引用了《周易》中的哲学思想,强调了礼仪的重要性。同时,“二仪”也是指天地,这里表示黄庭坚在政治和文化方面都有重要的地位。这句诗表达了对黄庭坚政治地位的认可和尊重之情。

第六句“名因三赋重蓬莱”,意味着名望是通过多次的文学作品而闻名于世。这里的“三赋”指的是三次的诗歌创作,“蓬莱”则是传说中的神仙居所,这里用来比喻黄庭坚在文学方面的卓越成就和崇高地位。这句诗表达了对黄庭坚文学成就的赞誉之情。

最后一句“只今教雨司吴越,绝胜文翁化蜀来”,表示现在黄庭坚在江浙地区主持教化之事,比汉代的文翁治理四川更为得力。这里的“只今”是指现在的情况,“吴越”指的是江浙一带,“文翁”是汉代的一位名臣,他曾治理巴蜀,使当地的经济迅速发展,百姓安居乐业。这句诗表达了对黄庭坚在教育方面的贡献和成就的赞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