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修睦是宋代的诗人,其生平主要活动在宋朝时期。曹修睦,字公臣,是建安(今福建省建瓯市)人,他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987年),卒于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
曹修睦是一位进士出身的官员。他在景佑年间(1034-1038年)曾担任过尚书都官员外郎和知泉州等职。作为一位官员,曹修睦的职务经历显示了他在宋朝政府中的官职变迁和职责范围。他的仕途虽然不算显赫,但足以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于文学与政治才能的需求和认可。
曹修睦是宋代的诗人,其生平主要活动在宋朝时期。曹修睦,字公臣,是建安(今福建省建瓯市)人,他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987年),卒于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
曹修睦是一位进士出身的官员。他在景佑年间(1034-1038年)曾担任过尚书都官员外郎和知泉州等职。作为一位官员,曹修睦的职务经历显示了他在宋朝政府中的官职变迁和职责范围。他的仕途虽然不算显赫,但足以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于文学与政治才能的需求和认可。
凉天卷却暑天开出自《赠仁晓禅师竹簟》,凉天卷却暑天开的作者是:曹修睦。 凉天卷却暑天开是宋代诗人曹修睦的作品,风格是:诗。 凉天卷却暑天开的释义是:“凉天卷却暑天开”意指在凉爽的天气里可以卷起竹席,而在炎热的天气里则打开使用,形容竹簟在四季之间调节气温的实用性。 凉天卷却暑天开是宋代诗人曹修睦的作品,风格是:诗。 凉天卷却暑天开的拼音读音是:liáng tiān juǎn què shǔ
若也此时人问道出自《赠仁晓禅师竹簟》,若也此时人问道的作者是:曹修睦。 若也此时人问道是宋代诗人曹修睦的作品,风格是:诗。 若也此时人问道的释义是:若也此时人问道:如果在这个时候有人向仁晓禅师提问。 若也此时人问道是宋代诗人曹修睦的作品,风格是:诗。 若也此时人问道的拼音读音是:ruò yě cǐ shí rén wèn dào。 若也此时人问道是《赠仁晓禅师竹簟》的第3句。
半夜秋从枕底来出自《赠仁晓禅师竹簟》,半夜秋从枕底来的作者是:曹修睦。 半夜秋从枕底来是宋代诗人曹修睦的作品,风格是:诗。 半夜秋从枕底来的释义是:“半夜秋从枕底来”意指半夜时分,秋天的凉意从枕头下面袭来,表达了诗人在深夜感受到的秋凉。 半夜秋从枕底来是宋代诗人曹修睦的作品,风格是:诗。 半夜秋从枕底来的拼音读音是:bàn yè qiū cóng zhěn dǐ lái。
翠筠织簟寄禅斋出自《赠仁晓禅师竹簟》,翠筠织簟寄禅斋的作者是:曹修睦。 翠筠织簟寄禅斋是宋代诗人曹修睦的作品,风格是:诗。 翠筠织簟寄禅斋的释义是:翠筠织簟寄禅斋:用翠绿色的竹子编织成竹席,送到禅房中。翠筠指青翠的竹子,织簟指编织竹席,禅斋是禅房的意思。整句表达了诗人将精美的竹席赠送给仁晓禅师,以供其在禅修之地使用。 翠筠织簟寄禅斋是宋代诗人曹修睦的作品,风格是:诗。 翠筠织簟寄禅斋的拼音读音是
【注释】 竹簟:用竹子编的席。 翠筠:指青竹,这里指编织簟子的竹料是绿色的。 禅斋:佛家语,指和尚的住所,即僧院。 枕底:枕头底下。 人问道:有人向禅师提问。 凉天卷却暑天开:天气转凉,就把夏天穿的衣裳收起来,打开秋天的衣裳。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禅师的生活情趣。诗的前两句写禅师在禅房里睡觉时,半夜醒来,发现从枕头底下渗出了汗水,原来他正梦见自己要讲经说法,因而感到十分炎热
曹修睦是宋代的诗人,其生平主要活动在宋朝时期。曹修睦,字公臣,是建安(今福建省建瓯市)人,他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987年),卒于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 曹修睦是一位进士出身的官员。他在景佑年间(1034-1038年)曾担任过尚书都官员外郎和知泉州等职。作为一位官员,曹修睦的职务经历显示了他在宋朝政府中的官职变迁和职责范围。他的仕途虽然不算显赫
宋建州浦城人,字希言。 真宗咸平五年进士。 授大理丞、知玉山县。 历知台、南雄、洪州。 入翰林为学士,积官礼部侍郎兼龙图阁学士,进承旨兼侍讲学士。 在翰林十二年,刘太后听政时能独立自守,为仁宗所赏识。 景祐三年,擢同知枢密院事,改户部侍郎。 宝元元年拜相。 居中书八年,不用宗党亲戚。 庆历中,于范仲淹等推行新政持缄默态度,遂以久居相位无所建明遭劾。 五年,出判陈州及河南府,寻以疾致仕。 卒谥文宪
曹修睦是宋代的诗人,其生平主要活动在宋朝时期。曹修睦,字公臣,是建安(今福建省建瓯市)人,他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987年),卒于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 曹修睦是一位进士出身的官员。他在景佑年间(1034-1038年)曾担任过尚书都官员外郎和知泉州等职。作为一位官员,曹修睦的职务经历显示了他在宋朝政府中的官职变迁和职责范围。他的仕途虽然不算显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