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伯言,字逊叔,会稽(今浙江绍兴)人。
协之。
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八月,知杭州,十月,移知镇江府(《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一○)。
三年,责澧州居住,再贬永州安置(同上书卷二一)。
绍兴八年,卒于岩州(同上书卷一二四)。
今录诗七首。
生卒年:?-1138
钱伯言,字逊叔,会稽(今浙江绍兴)人。
协之。
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八月,知杭州,十月,移知镇江府(《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一○)。
三年,责澧州居住,再贬永州安置(同上书卷二一)。
绍兴八年,卒于岩州(同上书卷一二四)。
今录诗七首。
生卒年:?-1138
注释:中原与边戎交战,中原地区变得清浊不分。 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在战乱中流离转徙的艰难处境。诗中以“华”指中原,“戎”指边塞少数民族。“交气俗”即交兵、交战,是说中原与边关发生战争;“倒清浑”即清浊不分,是说战后中原地区变成一片混浊,形容战祸之惨重
【注释】: 1. 麒麟阁功:西汉时,刘邦曾置酒宴,论功行赏,群臣皆喜。张良说:“这不是陛下的功劳。”于是刘邦请他出来。刘邦问:“你为何不称臣呢?”张良说:“我听说‘天授人以时’。陛下起于布衣,诛暴逆,平定天下,这难道是天授吗?臣认为,陛下之得位,乃命也,非人力也。”刘邦大为感动,拜为“留侯”。这里泛指功臣。 2. 十年勋德与天通:吕公(忠穆公)在建炎年间任丞相,十年间,功勋卓著,受到朝廷的褒奖。
【注释】 子好逢场作戏:子,指作者。子好,即喜欢。逢场作戏,指随遇而安,不拘小节。我方置散投闲:我,指作者自己。置散投闲,指抛却尘世烦扰之事。 久如嚼蜡:久,指长久。嚼蜡,像用舌头去磨食硬东西一样,形容枯燥无味,没有意思。 合向兹山往还:向,指前往。兹,指这个,这里的“兹”是代词,相当于这。山,指山中。往还,往来。 【赏析】 这首诗写送友人澹山入院,以戏谑的语气
澹山岩二首 造化其偶然,刳山住深谷。 迹压潇湘头,迥披九疑足。 千龄隔仙凡,跬步变寒燠。 石田傥可种,愿受自耕禄。 注释: 1. 造化:指自然的造化,即自然的力量和作用。 2. 刳(kū):挖空或挖掉的意思。 3. 迹:这里指山的形状或特征给人留下的印象。 4. 潇湘:湖南的河流。 5. 九疑:九嶷山,在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南面。 6. 寒燠(yù):冷热,这里比喻气候的变化。 7. 石田
【注释】 1.戏书:书信。澹山:即李湛,唐代诗人、书法家,人称“李北海”。入院:指到佛家寺院中居住修行。 2.岫(xiù):深山。 3.巾拂:拂,通拂,用手轻拍。巾拂谈空:手执拂尘谈论佛学。 【赏析】 《戏书送澹山入院》,是唐代诗人杜甫写给李湛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澹山入寺修行的祝愿,同时抒发了作者自己对佛教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认识。 首句“云本无心出岫”
【释义】: 老眼遍布四方,这里才真正地鲜亮。 室内悬挂的磬如同天上的月亮一样,天边上的偃盖似如巨蟒一般。 谁把大蟒搬走了,谁能接受祖龙的命令。 只同淡竹的名字一样,真是美好但味道很少了。 【注释】: 澹山岩:山名。 兹焉真鲜俪:这地方才真正地鲜亮。 室圜悬磬如:室内悬挂着的磬像天上的月亮一样,圆而明亮。 天侧偃盖似:天边上的偃盖像巨蟒一般。 谁移巨蟒宅:谁把大蟒搬走了。 孰受祖龙使
【注释】 建炎丞相成国吕忠穆公退老堂诗: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吕南公(1044-1112)字次儒,号菊道人,寿州(今安徽寿县)人,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有《菊坡老人小集》传世。这首诗是其退归故里后,在退老堂中所作的一首诗,表达了他对家乡山水的热爱和对故乡人民的怀念。 令台狱□□群花,名圃初成将相家 令台监狱里关押着许多犯人,而我的家乡却像花园一样,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里种满了各种花草
这首诗是作者在被贬谪后,面对澹山的景色和美景而创作的诗作。 首联“澹岩宛在进江滨,多少篇章刻翠珉。”描述了澹山在江边的景象,诗人感叹自己的才华和作品被刻在了山上。 颔联“闻道凤凰将九子,恰逢花木正中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 颈联“杖游岂为知名久,历览悬知啸侣频。”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曾经被世人瞩目的经历不再感到自豪,而是更加珍视与朋友们的友情。 尾联“林外鸟声应报客,溪头梅子已生人
鲍粹是宋代的诗人。 他生活在北宋时期,具体生卒年不详,字公发,河北路大名府赵州(今属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人。作为一位宋代诗人,鲍粹的创作活动主要集中在其家乡及可能的任职地潮州。他的诗歌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风貌和文人的情感世界,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
宋温州永嘉人,字肖望,一作少望,世称岷隐先生。 孝宗淳熙五年,别头省试第一。 历太学博士,奏请于两淮立农官,以为救农之策。 累迁太子詹事兼秘书监,奉太子赵询之命,类《易》、《春秋》、《资治通鉴》等书,各为说以进。 权工部尚书,以龙图阁学士致仕。 卒谥文端。 有《石鼓论语问答》、《春秋讲义》、《续吕氏家塾读诗记》等。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