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道楷,俗姓崔,沂州(今山东临沂)人,住东京天宁芙蓉庵。
乃青原下十一世,投子青禅师法嗣。
徽宗大观初赐紫方袍,号定照禅师,以拒命坐罪。
政和八年卒,年七十六。
《禅林僧宝传》卷一七、《五灯会元》卷一四有传。
今录偈八首。
生卒年:1043-1118
释道楷,俗姓崔,沂州(今山东临沂)人,住东京天宁芙蓉庵。
乃青原下十一世,投子青禅师法嗣。
徽宗大观初赐紫方袍,号定照禅师,以拒命坐罪。
政和八年卒,年七十六。
《禅林僧宝传》卷一七、《五灯会元》卷一四有传。
今录偈八首。
生卒年:1043-1118
《铁锯和三台偈》是一首描绘铁锯舞动、三台相随的生动场景。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诗人简介及创作背景: - 释慧晖是宋代的一位禅师,他与芙蓉和尚有深厚的交往,两人共同创作了这首四句偈颂。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禅宗的修行方式有关,通过描述铁锯的舞动和三台的配合,展现了禅宗修行中的一种静谧和谐之美。 2. 诗句解读: - 不是宫商调:宫商调指的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五声音阶
诗句解读 1. 一法元无万法空 关键词注释: - 一法:指一个基本的法则或道理。 - 元无:意味着根本上是空的,没有实体存在。 - 万法:指所有种类的事物和现象。 - 空:指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无常变化的,没有独立不变的自性。 赏析: 此句表达了一种哲学观念——万事万物本质上都是空的,没有固定的自性,一切都在不断地变化之中。 2. 个中那许悟圆通 关键词注释: - 个中
在宋代释道楷的《寄伊阳宰韩承议偈其二》中,诗人以“数里无人到,山黄始觉秋”开头,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景象。诗句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以下是对该诗的逐句释义以及注释: 1. 数里无人到: - 字面意义:走了好一段距离,几乎看不到人烟。 - 象征意味: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超脱,远离尘世的喧嚣与纷扰。 2. 山黄始觉秋: - 字面意义:树叶变黄,秋天来临,感受到了季节的变迁。
寄伊阳宰韩承议偈其一 解读唐代诗句中自然与人的关系 1. 诗词原文 老爱依山人事稀,虎驯庵畔怪来迟。 寥寥石室尘埃满,不知何日是归期。 2. 词语解释 - 老爱:喜爱;依赖 - 人事:世俗事务 - 虎驯:驯服之态,形容山林的野性之美 - 庵畔:寺庙旁边 - 尘:尘埃 - 何日:何时 3. 译文 我深爱着这座依山而建的寺庙,但世俗事务稀少,很少有人来访。在寺庙旁的虎穴庵,似乎有些怪异,它迟迟才到来
【注释】 ①解针:用针线解开。枯骨,指尸体。吟偈:念经。②密用:秘密使用。③髑髅(dùlóu):死人的颅骨,泛指死人。④冰河红焰:形容佛光或圣火,在冰上闪烁着红色的光芒。⑤清凉:清冷、凉爽。⑥“死中得活”:语出《楞严经》。⑦“密用他家别有长”:《楞严经》说:“若有人欲见如来藏者,应观时至时,入诸佛刹,以净妙心,礼佛金容,称叹如来,作是念已。当知一切法即我清净本然之身。”这是密宗的一种修法
【注释】 死蛇:指毒蛇。草偈(gé):草中伏藏,喻隐居。草里埋:比喻隐居在山林之中。毒气:毒蛇的毒液。还乖:返回去。闇地:黑暗的角落。开死口:张开嘴巴说话。绝人:断绝人迹。长安:古都名,这里借以代指京都。 译文 死蛇惊出了草中隐居的人 阳光炙烤风吹拂草木丛生的地方,草丛里藏着毒蛇,它被毒气熏得又回到草里去了。 如果暗地里有人能打开死蛇的嘴巴,长安城依旧没有人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注释: 妙唱不干舌偈:美妙的歌唱,不需要用舌头去念诵。 刹刹尘尘处处谭:指佛家所说的一切烦恼和纷扰都在谈论之中。 不劳禅子善财参:不需要僧人去参悟。 空生也解通消息:即使虚空中也能了解世间万物的变化。 花雨岩前鸟不嗛:鸟儿在花雨落下的地方不感到口渴。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无题》之一。此诗写对佛经中所说“刹那”的理解。“刹那”是佛教用语,意为一弹指顷,即极短暂的时间
【注释】偈:佛教的韵文体诗。偈,也指唱诵时念诵的文句或经咒。世缘:世间缘分,指人世间的种种因缘际会和遭遇。三界:佛教语,指欲界、色界、无色界,即人间世界、天界和阿修罗境界。撒手:放手。横身:挺直身体。任运:任凭自然。 【赏析】这是一首表现佛家“超脱”思想的诗。诗人通过写自己一生的经历,说明他已达到了看透人生真谛的觉悟,已经超脱了世俗的一切烦恼与困扰。全诗语言简练,明白晓畅,表达了作者对人生
释洪海是北宋诗人,而非宋代诗人。释洪海,字德洪,是宋徽宗时期的人物,他出生于一个禅宗家庭。释洪海的生平经历了早年丧父、依三峰禅师为童子、成为僧侣后的生活以及晚年归宗等重要阶段。他的诗歌创作体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释洪海的诗歌风格与北宋其他诗人相比,具有独特的个人色彩。他的创作中蕴含着对禅宗思想的认同和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他的诗作多采用七言绝句的形式
顾冈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其作品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顾冈(1138-?),字次凤,平阳(今属浙江)人。他的一生经历了宋金议和、秦桧专政的时代变迁,这在他的作品中也得到了反映。顾冈的诗歌多表现了他对时事的关心和社会现实的批判,尤其是对秦桧专权和宋朝内部矛盾的关注。他通过诗文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兴衰、民族存亡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