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表,原名净端,宋代诗人,生于公元1030或1032,卒于公元1103
宋僧。
归安人,俗姓丘,字明表,号安闲和尚。
通经史,善诗书。
肄业吴山解空讲院,参龙华齐岳禅师,得悟,因翻身作狻猊状,世称端狮子。
后住湖州西余山,佯狂不羁,而辩才猛锐,名动四远,章惇等皆与之游。
有《吴山集》。
生卒年:1030或1032-1103
明表,原名净端,宋代诗人,生于公元1030或1032,卒于公元1103
宋僧。
归安人,俗姓丘,字明表,号安闲和尚。
通经史,善诗书。
肄业吴山解空讲院,参龙华齐岳禅师,得悟,因翻身作狻猊状,世称端狮子。
后住湖州西余山,佯狂不羁,而辩才猛锐,名动四远,章惇等皆与之游。
有《吴山集》。
生卒年:1030或1032-1103
【注释】 七宝池:指大海。堪(kàn):可以,能够。钓:用鱼钩钓鱼。八功德水:佛经中说,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故称为“八功德水”。烟波渺:烟波浩渺。池底:水底。齐布了:全部展开,铺开。羡鱼鸟:羡慕鱼和鸟的自在飞翔。周回:四周、到处。为阶道:成为台阶。白鹤:白色的仙鹤,这里指神仙。孔雀:一种美丽的鸟,这里指神仙。鹦鹉:一种能学人语的鸟,这里指神仙。噪:鸣叫。弥陀:即阿弥陀佛
诗句释义 1 浪静西溪澄似练 - 水面平静如一条白色的丝带,形容水非常清澈。 2. 片帆高挂乘风便 - 一片小帆船高高地悬挂着,顺风而行。 3. 始向波心通一线 - 船只从波浪的中央穿过,像一根线一样。 4. 群鱼见 - 一群鱼看到了船。 5. 当头谁敢先吞咽 - 在鱼群面前,谁还敢第一个吃呢? 这里比喻面对挑战或困难时,没有人敢于轻易尝试。 6. 闪烁锦鳞如闪电 -
【注释】: 斗转星移天渐晓。 —— 太阳刚刚升起,天空渐渐亮了。“斗转星移”,指北斗七星的位置改变了,表示时间的变化;“天渐晓”是说天色开始亮了。 蓦然听得鹈鹕叫。 —— 突然听到鹈鹕的叫声。“蓦然”是形容事情发生得快、突然的意思,“鹈鹕叫”是说突然听到鸟叫声。 山寺钟声人浩浩。 —— 寺庙里响起了悠扬的钟声,人群熙熙攘攘(浩浩)地从山间小路上经过。 木鱼噪。 ——
【注释】 一只孤舟巡海岸。盘陀石上垂钩线。 钓得锦鳞鲜又健。堪爱羡。龙王见了将珠换。 钓罢归来莲苑看。满堂尽是真罗汉。便爇名香三五片。 梵□献。原来佛不夺众生愿。 【赏析】 这是一首写渔人的诗。诗人在海边垂钓,他看见一条锦鳞鱼跃出水面,于是把它捉住放在水盆里。这条锦鳞鱼非常漂亮可爱。龙王看见了它,想用一颗宝珠把它换过来,但诗人坚决不肯,因为他知道这条鱼是他钓到的,不是从别人那里来的
遇荒年,每常见。 就中今年,洪水皆淹遍。 父母分离无可恋。 幸望豪民,救取庄家汉。 最堪伤,何忍见。 古寺禅林,翻作悲田院。 日夜烧香频□□,祷告皇天,救护开方便。 注释:遇到荒年,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尤其是今年的洪水灾害,几乎淹没了整个地区,父母被迫分隔两地无法相见。幸运的是,有些豪绅们伸出援手,救出了这些庄稼汉。这真是让人痛心疾首的事情。那些古寺和禅林被改建成悲田院,日夜烧香祈祷皇天
宋僧。 归安人,俗姓丘,字明表,号安闲和尚。 通经史,善诗书。 肄业吴山解空讲院,参龙华齐岳禅师,得悟,因翻身作狻猊状,世称端狮子。 后住湖州西余山,佯狂不羁,而辩才猛锐,名动四远,章惇等皆与之游。 有《吴山集》。 生卒年
“笑掷震雷”并非宋代诗人,而可能是现代人的笔误或误解。实际上,《借翠蛟亭韵》是宋代诗人笑掷震雷的作品。 宋代诗人笑掷震雷,字耕吴,是南宋时期的一位文学家和书法家,以其丰富的诗词作品和深邃的艺术造诣著称。他生活在南宋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文人辈出的时代,同时也是国家面临外患和内部动荡的时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笑掷震雷的诗歌创作反映了他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宋代诗人顾士龙,字晋英,号蘋隐。 他的生平资料不详,但他在宋末的诗歌创作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诗作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邃的内涵,为后世所传诵。他的作品反映了宋代末期的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宋代僧人释了元,俗姓林,字觉老,号佛印。 释了元出生于饶州浮梁,是北宋时期高僧和诗人。他不仅在佛教修行上有深厚的造诣,而且在文学上亦颇有建树,尤以其言辩著称。释了元在神宗元丰年间主镇江金山寺,并与当时的文人如苏轼、黄庭坚等交游甚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