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静西溪澄似练。
片帆高挂乘风便。
始向波心通一线。
群鱼见。
当头谁敢先吞咽。
闪烁锦鳞如闪电。
灵光今古应无变。
爱是憎非都已遣。
回头转。
一轮明月升苍弁。

诗句释义

1 浪静西溪澄似练 - 水面平静如一条白色的丝带,形容水非常清澈。

  1. 片帆高挂乘风便 - 一片小帆船高高地悬挂着,顺风而行。
  2. 始向波心通一线 - 船只从波浪的中央穿过,像一根线一样。
  3. 群鱼见 - 一群鱼看到了船。
  4. 当头谁敢先吞咽 - 在鱼群面前,谁还敢第一个吃呢? 这里比喻面对挑战或困难时,没有人敢于轻易尝试。
  5. 闪烁锦鳞如闪电 - 描述鱼身上的鳞片闪烁着如同闪电一般的光芒。
  6. 灵光今古应无变 - 这种光芒自古至今都不曾改变,强调了某种永恒的价值或美丽是恒定不变的。
  7. 爱是憎非都已遣 - 表达对事物的喜爱和憎恶已经全部放下,不再纠结于是非之间。
  8. 回头转 - 表示转身或改变方向。
  9. 一轮明月升苍弁 - 月亮升起,照亮大地,如同给苍弁披上了一层银色的光。

译文

平静的西溪像一条白练,
一只小小的帆船随风飘荡。
它从波浪中穿过,仿佛一条线。
一群鱼儿看见了,谁能率先吞下?
闪光的鳞片闪烁如雷电,
古老的光辉从未改变。
所有的爱与恨都已放下,
我们转过身来望向明月升起。

赏析

本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哲理的思考和感慨。首先,“浪静西溪澄似练”开篇就勾勒出一幅宁静美丽的水景图,接着,“片帆高挂乘风便”展现了自然界中的和谐与秩序,“始向波心通一线”则巧妙地运用了“一线”这一形象的比喻,传达了超越常规的观察角度和思考深度。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转而抒发情感,用“群鱼见”和“当头谁敢先吞咽”反映了人世间的竞争和挑战,同时暗示了个体在面对巨大压力时的勇气和决心。“闪烁锦鳞”和“灵光今古应无变”则通过对自然界美景的描述,引出对于生命本质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最后一句“一轮明月升苍弁”则是全诗的高潮,象征着智慧和启示,也呼应了开头的自然之美,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然。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同时也启发人们去反思生命的真谛和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