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祐更弦第二春,顺开黄道对昌辰。
貔貅不动红尘骑,鸿雁于归青野人。
千载龙云符气运,一堂鱼水会精神。
地寒燕谷须钧播,挥手东风造化仁。
注释:
淳祐更弦第二春,顺开黄道对昌辰。
貔貅不动红尘骑,鸿雁于归青野人。
千载龙云符气运,一堂鱼水会精神。
地寒燕谷须钧播,挥手东风造化仁。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以寿右丞相为主题,赞美了右丞相的高尚品格和卓越才能。
首句“淳祐更弦第二春”,意为淳祐年间(即南宋理宗时期)的春天,象征着吉祥和希望。这里的“更弦”指的是更换乐器的弦线,象征着新的一年的到来。而“第二春”则意味着这个春天是新的开始,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颔联“貔貅不动红尘骑,鸿雁于归青野人。”以貔貅和鸿雁为意象,表达了右丞相的威武和高洁。貔貅是一种神兽,代表着权力和威严,而鸿雁则是自由的象征。这里用这两种动物来比喻右丞相,既表现了他的威严,又突出了他的高洁。
颈联“千载龙云符气运,一堂鱼水会精神。”则进一步赞美了右丞相的才华和智慧。这里的“龙云”指的是祥瑞之兆,象征着吉祥和好运;而“鱼水”则是指君臣之间的和谐关系,如同鱼儿在水中畅游一般自然。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右丞相的敬仰之情,认为他具有超越常人的智慧和才能。
尾联“地寒燕谷须钧播,挥手东风造化仁。”则是对右丞相的赞美之情。这里的“地寒燕谷”指的是偏僻的地方,而“钧播”则是指播种的意思。这里用“地寒燕谷”、“钧播”来比喻右丞相,意在表达他对国家的奉献和付出。而“东风造化仁”则是指大自然的力量,象征了右丞相的影响力和作用,也表达了对其无私奉献的赞扬。
整首诗通过对右丞相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敬佩和敬仰之情,同时也寄寓了对未来的美好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