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裕,原名王问,明代诗人,生于公元1497,卒于公元1576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子裕。
嘉靖十七年进士。
除户部主事,监徐州仓,减羡耗十二三。
改南职方,历车驾郎中、广东按察佥事。
父死,不复仕,隐居湖滨宝界山,兴至则为诗文,或点染丹青,山水人物花鸟皆精妙。
以学行称,门人私谥文静先生。
生卒年:1497-1576
子裕,原名王问,明代诗人,生于公元1497,卒于公元1576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子裕。
嘉靖十七年进士。
除户部主事,监徐州仓,减羡耗十二三。
改南职方,历车驾郎中、广东按察佥事。
父死,不复仕,隐居湖滨宝界山,兴至则为诗文,或点染丹青,山水人物花鸟皆精妙。
以学行称,门人私谥文静先生。
生卒年:1497-1576
【注释】 白门:指南京秦淮河一带。 大堤:即秦淮河畔的大堤。 东风吹来逐马蹄:东风轻扬,柳絮随马足飘舞。 征车:远行之车。迢迢:遥远貌。 君解携:你(沈少坡)要离开我了(携:携带)。 故人犹在钟陵西:老朋友仍在钟陵以西。钟陵,古地名,今江西清江县。 落日低:夕阳西下,天色渐晚。 为君执鞭花下迷:为你执鞭而立,陶醉于花影之中。 忆君路傍春草齐:想起你在我身旁,路边的春草长得一样高。 交交黄鸟啼
【注释】: 1. 洞虚钱道士:指唐代道士张果。 2. 清暑:消暑。 3. 于心无所营:心中无所牵挂。 4. 永日:长日。 5. 流云生远空:流云在遥远的天空中飘动着。 6. 当昼忽微雨:正当白天忽然下起小雨。 7. 江禽:江边的禽鸟。 8. 带湿:沾湿了。 9. 枝上相对语:鸟儿在树枝上相对而鸣。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抒发诗人内心的闲适、淡泊之情。全诗以“凉风”
【注释】 始:开始、初。山家:山村、乡野的人家。西岭:指西边的山岭。林影:树的影子,即树影。曲湖阴:曲折的湖湾。莎草际:草丛里。豹脚:猛兽的足迹。幽房:偏僻的房子。山猃(xiǎn )窦:山里狗洞。窦中吠:狗叫声。 【译文】 太阳斜挂在西边的山岭上,树林的影子刚刚映入大地。一群鸥鸟飞散在曲折的湖湾边,鸭子沉睡在莎草丛生的小溪边。风急了,蝉儿沉落,小径弯弯曲曲,竹门紧闭。一只豹子蹑足轻行
注释: 1. 秋风吹衡宇,络纬已宵吟 -秋风萧瑟,草木凋零,只有蟋蟀在夜深人静时还在鸣唱。 2. 忽忽岁将暮,谁不念所钦 -不知不觉间,岁月已经流逝到了年底,谁人不思念那些值得尊敬和钦佩的人呢? 3. 合并嗟难久,会合喜自今 -人们聚在一起感叹时光易逝,而如今能够重逢,自然感到高兴。 4. 良辰且为乐,胡不日鼓琴 -美好的时光应该用来享乐,为什么不每天弹琴欢度呢? 5. 白驹一朝去,金玉怀尔音
《宝界山居》 遥看水面映着初升的太阳,湿润的云彩依旧在群峦之间。深藏于幽静的山谷之中,四周笼罩着淡淡的烟雾和树影。时间匆匆而过而岁月又重来,樵夫唱的歌谣总能给我带来宁静。与你不忍离去,徘徊到天色将要晚下来的时候才回到住处。 注释: 1. 微旭:初升的太阳。 2. 湿云犹在山:湿润的云彩依然在群峦之间。 3. 幽居隐深谷:隐居于深谷之中。 4. 空蒙烟树间:四周笼罩着淡淡的烟雾和树影。 5.
江郊 四月的江郊,蚕老麦熟。 隔竹啼青鸠,远村出黄犊。 台上夏阴浓,护田溪水绿。 径畔无人行,鸣鸡上墙屋。 注释: - 这句诗描绘了四月的江边景色,此时正值春末夏初,万物生长,农民忙于田间劳作。 - 这句诗描述了江边的情景,隔竹传来的青鸠叫声,远处传来了放牧归来的黄犊声。 - 这句诗描绘了夏日江边的景色,台上的夏树郁郁葱葱,护田的溪水碧波荡漾。 - 这句诗描绘了傍晚时分的情景,径旁无人行走
诗句大意: 溪上与君饮,即从溪上归。 溪云向暮生,飘飖随君衣。 渺渺越江渡,遥遥想容辉。 草《玄》心自苦,常掩子云扉。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友谊和不舍之情。王问(1497-1576),字子裕,号文静先生,明朝常州府无锡人。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创作上,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深受后人推崇。 首句“溪上与君饮,即从溪上归”直接点明了送别的地点,是在溪边与友人相聚饮酒
《落叶辞·其一》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诗作。此诗前二句写景,后二句抒情,最后两句议论,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人生、社会的看法。首句写秋风拂过枕边,落叶随风飘落;次句写清晨醒来,看到繁茂的林中已经一片空寂;三句写落叶卷起庭石;四句写落叶归根,不自惜;最后两句写悟出万物有灵,人应该珍惜生命,与万物同化。全诗以物喻人,寄寓深意,发人深思,语言凝练,意味深长。 【注释】: ①朔风:北风,这里借指秋风吹来。
【注释】 泛舟:泛指乘船。泛,漂浮。役,劳苦。 弥弥(mí mí):水波荡漾的样子。 沿洄:顺着水流的方向。 芳芷:香草。 风水:指江河之水。无常期:没有固定的期限。自喜:自然高兴、满足。向晦:傍晚。膏油:古代祭祀时涂在木上燃烧的油或蜡。 深苇里:深密的芦苇丛中。 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描写了诗人泛舟湖口山行受阻,泊于湖边小洲的情景。 首联“早从泛舟役,湖水白弥弥。”是说作者早上便开始泛舟远行
【解析】 这是一首山水行旅诗。“自山中泛湖归”,是说从山间到湖边泛舟而归。“登践穷幽深”,登山涉水,深入幽深的山林之中。“山下日已晚”,太阳下山了。“余照留青蘋”,日光照射在水草上,留下了一片青光。“归云度苍巘”,云雾飘过山巅。“对此生远心,返棹意自缓”,面对这样遥远的景色,心中生出了归意,因此回船时心情也变得舒缓起来。“川涂风浪平,沿流弄清浅”,沿着河流行进时,风平浪静,两岸风光如画。
万楚是唐代诗人。他的诗作《骢马》与乐府旧题不同,展现了他借马抒怀、咏物言志的独特风格。万楚,字公叔,生于公元815年,出身于江南一个贫寒家庭。他从小就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酷爱诗歌,经常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通过诗歌表达出来。 万楚的诗歌创作生涯始于开元年间,他登进士及第后,曾在下僚中沉迹,之后退居颍水之滨。在此期间,他与李颀结为好友,并受到后者的赏识和推荐。尽管生活经历了波折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孟端,号友石生,以隐居九龙山,又号九龙山人。 自少志气高发,北游逾雁门。 永乐中以荐入翰林为中书舍人。 善书法,自谓书必如古人,庶可名业传后。 尤工画山水竹石,妙绝一时。 性高介绝俗,豪贵往见,每闭门不纳。 有《王舍人诗集》。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