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AI语言模型,我无法确定”李士允”是否确实是一个真实存在的明代诗人。如果您能提供更多的背景信息或确认该人物的身份归属,我会尽力帮助查找相关信息。
李士允
查阅内容
【注释】暝色:傍晚时分天色将暗。延:延长。裴相:指裴度的宰相府邸。绿深:形容植物生长得很茂盛。白公山:指白居易的别墅。银烛回花底:形容夜晚灯火辉煌。金壶侍竹间:形容酒宴设在竹林之间。 【赏析】这是一首写晚游的诗,描写的是刘中丞的花园景色。首联写暮色降临,春日里园内的道路被暮色笼罩;第二联写在裴度府邸中看到茂密的树木和满园芬芳;第三联写在白公山上闻到花香;第四联写在竹林中设宴饮酒。这首诗语言优美
注释: 1. 闻雁篇:闻雁,即听到大雁的声音。雁是候鸟之一,每年秋天,随着季节的变换而迁移,因此被称为“候鸟”。诗中以“闻雁”起兴,抒发对远去亲人的思念之情。 2. 又不见,托心明月对龙沙:又,表示再次、再三的意思。这句意思是说,我又一次看见大雁南飞了,但它们飞向的是遥远的塞外。托心明月对龙沙,托付自己的心意与明月对着龙沙(指边远的地方),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3. 愿附遐征还汉阙
送皇甫氏谪黄州 直道如君复远流,十年天上少同游。 圣恩信是过文帝,迁客由来得楚州。 吊古有时寻赤壁,采芳终日对沧洲。 那堪迟暮番为别,木落江寒望去舟。 译文: 直道如君复远流,十年天上少同游。 圣人的恩泽确实超过汉文帝,迁谪之人由此得以到达楚州。 有时去探访古人遗迹,比如赤壁,终日采摘芳香的花草,面对沧洲。 面对岁月蹉跎,如今要与你分别,只能望着木落江寒中的小舟。 赏析:
【注释】: 斗酒一为别:用斗杯量酒,表示少饮而别。 雨催花早放:指春天到了,花儿都开放了。 节序侵吹帽:随着四季更替,帽子上的带子渐渐长起来了。 风霜未授衣:冬天还没有到来,衣服还穿得薄。 离人如落叶:离别的人如同飘落的叶子一样。 日见故林稀:一天天地看到故乡的树林越来越稀疏。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写秋日与施生话别,并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首联是写分别时的情景。诗人在秋天与友人施生分手
闻雁篇 秋思人间正纷纷,秋声天外忽惊闻。情类断猿悲落月,响如离鹤怨愁云。 怜渠南北无宁翼,天隅海曲传消息。别去终期得再逢,归来颇似曾相识。 别去归来道路难,何如凡羽一枝安。金河阵发声声急,玉塞书回字字寒。 苍梧白云秋色远,洞庭潇湘木叶晚。风绪遥抟度岭轻,烟罗不避冲波险。 几度心惊岁序更,几人肠断月华清。二毛听切潘郎感,九辩哀催宋玉成。 暮砧乱鸣何太苦,羌笛相和倍凄楚。顾影爰思泽中集
十月一日舟次吉水 沙迥连云白,江清荡水文。 鸥行一镜转,猿啸四山闻。 闽楚风遥接,秋冬气乍分。 愁心与落叶,天外共纷纷。 注释: - 十月一日舟次吉水:指诗人在十月一日乘船路过吉水县时的情景。 - 沙迥连云白:形容江边的沙粒被风吹得洁白如云。 - 江清荡水文:形容江水清澈,水面上波纹荡漾。 - 鸥行一镜转:指大雁在水中的倒影如同一面镜子般旋转。 - 猿啸四山闻:指远处的猿猴叫声传遍四周的山峦。
【赏析】 梁孝台前花正飞,玉壶携酒送将归。 梁孝台上的花朵盛开,我提着玉壶带着美酒为他送行。 游丝满路留春色,不向离筵罥客衣。 游丝在空中飘荡着,把春天的美丽留在了路上,它不会在离别的宴会上缠绕住客人的衣服。 这首诗以惜别之情写送行。首联写景,点明时间是初春;颔联写送行的人和物;颈联写景,用“游丝满路留春色”来表达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尾联写情,用“游丝不向离筵罥客衣”来表达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相关推荐
曹妙清是一位生活在元末的女作家,以其多才多艺和深厚的文学功底而闻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位女诗人的生平事迹: 1. 基本信息 - 生卒年:曹妙清的具体生卒年份未明确记载,只知道她是元代末期的人物。 - 字号与别名:她的名字是曹妙清,字比玉,自号雪斋,在文学界有较高的知名度。 - 出生地:出生于杭州,一个出美女的地方,这也为她后来的文学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文学成就 - 书法技艺
明朝时期的诗人李兆先,字徵伯,是明代湖广茶陵人。李兆先生于公元1475年,逝于公元1501年,他的生平和作品都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风貌。 李兆先是明朝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多以山水自然为主题,通过描绘四季变换、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哲思。他的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蕴含着深刻的文化意义。例如《春日答所知》中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以及对友人的思念
何即登(公元1498年-公元前?),字叔开,号竹庄、大湖老人,永嘉人。明正统初年的浙江山阴县人 ,是明代有名的诗人、文赋作家之一。 他的代表作有《金台亭记》等文学作品;诗名之作《江楼感旧绝句一首》,其中“月落潮归何处好?只应人在水南头”两句极尽盛唐气象,被誉为诗界一珠。他所创作的山水画和石刻也很有名。 何即登的著作流传至今的作品有8本;主要集子为《竹庄稿》;个人文赋作也散见于一些其他编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