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不见昭君出塞抱琵琶,托心明月对龙沙。愿附遐征还汉阙,空将清泪滴胡笳。
别有放臣并怨女,别有怀人兼别侣。音传顿使梦惊秋,影落能教泪如雨。
却怜中路忽分翔,悲鸣憔悴不成行。寄言霄汉冥冥者,莫向风波觅稻粱。
注释:
- 闻雁篇:闻雁,即听到大雁的声音。雁是候鸟之一,每年秋天,随着季节的变换而迁移,因此被称为“候鸟”。诗中以“闻雁”起兴,抒发对远去亲人的思念之情。
- 又不见,托心明月对龙沙:又,表示再次、再三的意思。这句意思是说,我又一次看见大雁南飞了,但它们飞向的是遥远的塞外。托心明月对龙沙,托付自己的心意与明月对着龙沙(指边远的地方),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 愿附遐征还汉阙:附,依附。遐征,遥远的旅行。汉阙,即汉朝的皇宫或宫阙,这里指中原。这句意思是说,我希望能随同远方的军队远征,回到中原的皇宫或宫阙。
- 空将清泪滴胡笳:清泪,指流下的眼泪,清澈如水。胡笳,一种乐器,也指胡地。这句意思是说,我只能空将清亮的泪水滴落在胡地的乐器上。
- 别有放臣并怨女:放臣,被放逐的臣子。怨女,被丈夫遗弃的女子。这句意思是说,除了像我这样被放逐的臣子和被遗弃的女子之外,还有那些思念亲人的人和他们的妻子。
- 音传顿使梦惊秋:音传,声音传来。顿使,突然让。梦惊秋,梦中惊醒,感到秋天的到来。这句意思是说,声音传来后,突然让诗人感到秋天的到来,仿佛梦境被惊醒。
- 影落能教泪如雨:影落,影子落下。能教,能使。这句意思是说,影子落下后,能使泪水像雨一样落下。
- 却怜中路忽分翔:却怜,怜悯。中路,指半路上。分翔,分散飞翔。这句意思是说,我怜悯那些在路上突然分散飞翔的大雁。
- 悲鸣憔悴不成行:悲鸣,悲伤地鸣叫。憔悴,形容人消瘦的样子。成行,形成一行。这句意思是说,这些大雁悲伤地鸣叫着,消瘦到不能形成一排飞行。
- 寄言霄汉冥冥者:寄言,寄托在某种事物上告诉别人。霄汉,天空。冥冥者,模糊不清的人。这句意思是说,我要把这些话语寄托在天空中那些模糊不清的人那里告诉你们。
赏析:
这首诗以大雁为载体,抒发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对大雁的描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同时,诗人也通过大雁的形象,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