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成都广都人,字挺臣。
孝宗淳熙十四年进士。
累除宝谟阁待制、知庐州。
至郡,时韩侂胄方议用兵,绍节修城造寨为固御计。
召为兵部侍郎,寻出知镇江府。
吴曦据蜀,绍节言安丙素怀忠义,若授以密旨,必能讨曦成功。
大臣用其言,使丙诛曦。
历仕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
卒谥忠惠。
生卒年:?-1213
宋成都广都人,字挺臣。
孝宗淳熙十四年进士。
累除宝谟阁待制、知庐州。
至郡,时韩侂胄方议用兵,绍节修城造寨为固御计。
召为兵部侍郎,寻出知镇江府。
吴曦据蜀,绍节言安丙素怀忠义,若授以密旨,必能讨曦成功。
大臣用其言,使丙诛曦。
历仕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
卒谥忠惠。
生卒年:?-1213
注释:你乘坐的船已经归你了,行人何必用锥子来比划呢? 赏析:诗人借舟之属人,暗示舟已属于他,表达了他对自己得到这艘大船的喜悦。诗人在这首诗里运用了反问的手法,把一个平常的比较提升到了哲理的高度,表现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宋成都广都人,字挺臣。 孝宗淳熙十四年进士。 累除宝谟阁待制、知庐州。 至郡,时韩侂胄方议用兵,绍节修城造寨为固御计。 召为兵部侍郎,寻出知镇江府。 吴曦据蜀,绍节言安丙素怀忠义,若授以密旨,必能讨曦成功。 大臣用其言,使丙诛曦。 历仕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 卒谥忠惠。 生卒年:
宋开封人,字常之。 太宗太平兴国五年进士。 授吉州通判,历淮南转运副使、户部判官、权判大理寺。 知广州,召为工部郎中,以廉直超擢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 明辨有才略,遇事敏速,凡二边道路、斥堠、走集之所,莫不周知。 真宗咸平初,拜兵部侍郎,参知政事。 天禧初,进右仆射兼门下侍郎,监修国史。 真宗朝未尝除仆射,此为殊命,敏中略无喜色,如处平昔,门阑寂然,宴饮不备。 三年进左仆射。 性端厚多智
宋信都人,徙居开封,字元均。 仁宗天圣间进士。 再举贤良方正科。 夏竦经略陕西,辟为判官,言治边十四事。 历右正言、知制诰。 保州之役,以知成德军督诸将攻,坑杀降卒数百人。 累官枢密使,以疾罢为尚书右丞,以太子少傅致仕。 卒谥宣简。 有《儒林公议》。 生卒年
宋成都广都人,字挺臣。 孝宗淳熙十四年进士。 累除宝谟阁待制、知庐州。 至郡,时韩侂胄方议用兵,绍节修城造寨为固御计。 召为兵部侍郎,寻出知镇江府。 吴曦据蜀,绍节言安丙素怀忠义,若授以密旨,必能讨曦成功。 大臣用其言,使丙诛曦。 历仕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 卒谥忠惠。 生卒年:
宋温州人,一作龙泉人。 初名贺孙,以字行,更字知道,号西山。 少刻志好古学,师事朱熹。 宁宗嘉定十三年进士。 调鄂州教授,授太学博士,兼崇政殿说书。 凡所陈说,无一言不开导引翼,推致于治道。 官终著作佐郎。 有《四书说》、《大学讲义》、《祭法宗庙庙享郊社外传》等。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