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译文:

善于行动的人没有痕迹可寻;

善于说话的口里没有瑕疵,

善于计算的人不用筹算计数,

善于封闭的东西关着门也打不开,

善于结绳记事却解不开。

所以圣人常常善待别人,因此无弃余之人;常救物而不遗,故无弃物。这叫做遵循真理;

善人者是不善人的老师;不善的人则是善人的资粮。

不尊重自己的师长,不爱护别人的资粮,

虽有智慧也大为迷惑。

这是最妙的道理。

赏析:
此章以“善”字贯穿全篇,意在强调圣人之道的普遍性与永恒性。“善行、善言、善数、善闭、善结”,五句一韵,在反复吟咏中形成一种强烈的节奏感和旋律美。作者用五个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圣人的行为准则,并通过“无”字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