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注释:

  1. 弟子(学生):指孔子所教导的学生。
  2. 入则孝:在家里要孝顺父母。
  3. 出则弟:在外面要尊敬兄长和弟弟。
  4. 谨而信:谨慎诚实。
  5. 泛爱众:对所有人都要有爱心。
  6. 亲仁:亲近有仁德的人。
  7. 行有余力:做事情有余力的话,就可以用来学习其他知识。
  8. 以学文:用来学习文化知识。

赏析:
这首诗是孔子在《论语·学而篇·第六章》中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一部分,强调了个人修养的重要性。首先,弟子应当在家中表现出对父母的孝顺,对外展现出对兄弟的尊重和友爱,做到谨慎和诚实。其次,对所有人都要充满爱心,亲近具有仁德的人。最后,如果有多余的精力,就可以去学习其他的知识,为将来的治理国家打下基础。整首诗传达了一种理想的人格标准和生活态度,即通过个人的修养来影响家庭和社会,最终实现国家的和谐与繁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