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注释:
- 弟子(学生):指孔子所教导的学生。
- 入则孝:在家里要孝顺父母。
- 出则弟:在外面要尊敬兄长和弟弟。
- 谨而信:谨慎诚实。
- 泛爱众:对所有人都要有爱心。
- 亲仁:亲近有仁德的人。
- 行有余力:做事情有余力的话,就可以用来学习其他知识。
- 以学文:用来学习文化知识。
赏析:
这首诗是孔子在《论语·学而篇·第六章》中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一部分,强调了个人修养的重要性。首先,弟子应当在家中表现出对父母的孝顺,对外展现出对兄弟的尊重和友爱,做到谨慎和诚实。其次,对所有人都要充满爱心,亲近具有仁德的人。最后,如果有多余的精力,就可以去学习其他的知识,为将来的治理国家打下基础。整首诗传达了一种理想的人格标准和生活态度,即通过个人的修养来影响家庭和社会,最终实现国家的和谐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