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说:“尊重贤人,不羡慕美色;侍奉父母要竭尽全力;事奉君主能够献身;与朋友交往,说话要守信用。虽然自己还没有学习,但我一定要说我已经学习了。”
译文:
子夏说:“尊敬并推崇有德行的人,而不是仅仅看重外表的美色;在侍奉父母时,要竭尽所能地为他们做事;在侍奉君主时,要全心全力地为国家服务;和朋友相处时,说话要讲信用。虽然自己还没有开始学习,但我相信我已经在不断地学习了。”
注释:
- 贤贤易色:尊重并推崇有德行的人,而不是仅仅看重外表的美色。易色,即改变对美色的追求。
- 事父母能竭其力:在侍奉父母时,要竭尽所能地为他们做事。竭其力,即用尽全力。
- 事君,能致其身:在侍奉君主时,要全心全力地为国家服务。致其身,即全心全意地为君主效力。
-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和朋友相处时,说话要讲信用。言而有信,即说话诚实守信。
-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虽然自己还没有开始学习,但我相信我已经在不断地学习了。吾,我。
赏析:
这首诗是《论语·学而篇·第七章》的原文,子夏在这里提出了四个道德要求:尊贤、爱亲、事君和交友。这四条都是孔子提倡的道德规范。通过子夏的讲述,我们看到了一个严谨而又不失温情的社会形象,一个既有原则又有温情的社会形象。同时,这也反映出孔子强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即个人修养好了才能更好地管理家庭、治理国家、安定社会。